第242章 收获满满(1 / 2)
黑仔一家给明好特意煮了一碗自家的米粉。
“姑娘,赶了这么老远的路,吃一碗家乡的狗仔粉,其余的事情咱不急。”妇人给明好端了一大个海碗。
“狗仔粉?”明好一听这个名字,就笑了。
狗仔粉?肯定不是以后所说的狗仔,那么字面意思,是小狗狗的肉做的米粉?
那她等会是说自己不吃狗肉?还是闭上眼睛入乡随俗吃下去?
狗仔粉放桌上的时候,明好表示自己想多了。
其实也就是米粉,筷子粗细,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
明好也不客气,夹着吃了两根,特别浓郁的米的味道在口腔传来,软绵绵滑溜溜的,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见她爱吃,妇人又笑了。
“婶子,这个也是自己家做的?”明好问道。
“可不就是,这个也不难。也就是快要过年了咱才做了几桶。”
明好很快就了解,这个狗仔粉用筷子夹起来的时候,一晃一晃的,有些像小狗的尾巴。
而做法也不算难,米磨浆之后,用一个大大的漏勺,直接挤压到滚水里,煮熟之后一条条的,也就行了。
果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东西。
看来回家告诉婆婆李秋芳,她一定有些兴趣。
明好一边吃,一边跟黑仔闲聊。
听说他还是高中毕业,在村里的小学做过几天代课老师,平时也看种植甘蔗之类的书,现在就想着能不能利用土地发展一下经济的时候,更是高看了他一眼。
虽然只是代课老师,可也勉强算是公家饭,在这个时候,敢想敢拼的人,都不至于过得太差。
接着刚才的话题,明好道:“黑老师,我们这一次过来,主要就是买一些糖回去发福利,不过你们这个红糖滋味倒是好,但是外观……还是可以改进一些,比如用竹片或者木片钉成一格一格子的,糖浆冷却之后,就是方块大小的糖了,肯定会更加好卖。
当然,以前你们也没过要卖钱就是。刚你说还要不要,量肯定是要多一些的,只不过依旧还是要等咱工厂的车来了才能给钱。就算是你们自己放着,也没有多费什么神不是?
不过你也知道,我们这一趟是顺路过来,一家家地去走也有些麻烦,到时候车也没那么久停留的时间,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也比较了解村子里的情况,哪家有糖都可以让他们拿到你这边,到时候看过质量,就可以定价了,一斤给你两分钱辛苦钱,你看如何?”
黑老师完全就懵了。
他其实就是做过村子里的代课老师,这一次学校放假之后就打算不干了,想着做点什么又没有本钱,一心想着学有所用,甘蔗他就主张不要年年栽种,可是别人都嘲笑他照本宣科。
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点本钱都没有,家里辛辛苦苦种的甘蔗的钱,他也不好意思直接伸手要。
现在简直就是瞌睡遇见了枕头。
明好这么一说,他就心里算开了,这一斤两分钱,一百斤可就是两块钱,不算少了。
“你一共要多少?”黑老师又问。
明好沉吟了一下,“大概就按照一千两百斤来算吧,我们这一趟也算是补买的,要是受欢迎,下回来采购就不止这么多了,最好还是做成方糖那样,泡水喝也方便。”
一听竟然还有以后,黑老师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也不管那么多,直接就出了门。
不多时,也就回来了。
等了不到十分钟,陆陆续续就有人挑着箩筐上门。
明好一一看过,情况都跟黑老师家里的差不多。
依旧是过秤,放在房间里,用一个本子记数,只等车来了再给钱,也没有人说什么不妥。
一家多的两三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不多时,明好算算,就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斤。
至于价格,低的四毛五,那是糖有些焦了,熬得应该不是那么尽心。
有一户做得精细,是条状的,每片糖都是两个手指长宽,排得也是整整齐齐,明好给了五毛五的高价,羡慕得周围的人直惊叹,这可是几块钱的差价。
虽然还有人上门来问,明好也只能表示遗憾了。
她手头上,可没有那么多钱。
平均算是五毛钱一斤,一千二百斤也要六百块,她自己有两百二十块,兰青给了两百块,加上出门的时候楚天阔给了一个信封,她在车上偷偷看过了,三百出头。
一共七百块钱,转眼就花了六百多,路上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花费呢。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很是高兴。
黑老师这边手头上就要多了两百块钱,自然值得高兴,加上帮着收糖,又有二十多块钱。
有钱还不说,主要是人们看着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以前做老师的时候,也没见这样。
明好要的糖不多,他也只是找几户关系好的人家叫,结果后来许多人都跟他打听,好听话说了一箩筐,话里话外都是他读过书有门路。
怎么能不高兴呢,瞧着明好更是顺眼几分。
明好则是在心里计算,一千多斤糖,就算是卖一块钱一斤,用不了多久,就是几百块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