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另辟蹊径,打破陈规(1 / 2)
这位老人家正是之前将古井的事告诉黎旭辰和姜小月的那位爷爷。 有的时候,缘分就是如此巧妙。 姜小月让亲信们帮忙,重新打了两桶水,又跟着爷爷一起去了地里。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许多百姓,都跟爷爷一样,从城中的古井中将一桶桶的水挑到田里。 几日不见,原本荒芜的农地已经被整整齐齐地犁过。 有部分生长快速的作物,已经能见到发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来。 天气越来越热了,姜小月只是在一边看着都已经大汗淋漓,而百姓们还在地里不停地劳作。 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很快体力便不支,靠在田边喘着粗气。 姜小月想要去帮忙,却被爷爷拒绝了,他说:“你这细皮嫩肉的女娃娃,哪里会做农活?” 爷爷也只是小息了一会儿,便马上又开始干活了,他说:“现在时间还早,日头也不是很辣,得抓紧干活,不然等正中午那才是彻底种不了了。” 除了这位爷爷,姜小月还在地里看见了另外一位熟悉的人——罗木阳。 罗木阳并不只是来地里视察,他是真真实实地在地里干着活。 他的裤子卷得高高的,袖子也已经挽起。刚翻过的泥土湿润潮湿,稍稍拨弄一下身上就沾上了不少的泥浆。 但他瞧着并不在意。 他亲力亲为,一锄头锄头地将种子种下去。 不时还跟身边的百姓讨论着什么。 爷爷见姜小月在看罗木阳,忍不住夸道,“这罗县令是真的很不错。原来这地没水种不起东西,我们还不知道呢,没想到这罗县令真是一把种植的好手。我们当年种地,那都是用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但这罗县令不是,他会分析。你瞧我这地里的苗苗,就是他指点之后种下的,发芽都比平日快了几倍不止。” 姜小月随后又去其他的田里寻了其他的百姓了解。 大家的对于罗县令的评价大致都一样的。 看来之前的感觉没错,这罗县令确实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太阳越来越辣了,已经升到了头顶,为了避免中暑,这个时间百姓们一般会先回家中午休,等日落时分,气温没这么高的时候再出来继续劳作。 忙活了一上午的罗木阳也准备从地里出来,回衙门办点公务。 他一抬头,不知是被太阳刺到了眼睛,还是被姜小月刺到的,他只觉一下迷了眼睛。 这女子生得极美。 之前他从未有胆量直视,这猛地一看,整个人都慌了神。 但他的心中可没有歹念,单纯地觉得她的长相清新脱俗,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举世难寻罢了。 姜小月将一袋水递给罗木阳,见他迟迟未接,便轻唤了一声“罗大人?” “诶!”罗木阳回过神来,赶紧接过了水袋,“本官真是失礼了,黎夫人怎么来此了?” “黎夫人?” “额……怎么了么?”罗木阳疑惑地看向姜小月身后的两个亲信。 他一直听黎旭辰的人是这么称呼姜小月的。 只见两个亲信手舞足蹈地比划比画着什么,这些动作在阳光的照射下,印在了地上,被姜小月看得一清看得一清二楚。 好你个黎旭辰。 罗木阳看到姜小月的表情不太好,立马就改口了。“小月姑娘怎么到地里来了?” “今日无事,便好奇看看,没想到罗大人竟如此亲力亲为。” 罗木阳连连摆手,“这哪儿跟哪儿啊,本官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罗大人过谦了。” 两人都是回县衙,便就同行了。 这一路上,两人聊了许多。罗木阳从未想过能一女子不聊风月,不聊诗词,竟也能聊得如此尽兴。 不愧是黎旭辰放在心尖上的人,见识、想法,他都自愧不如。 而且言语间毫无矫揉造作,大方、谦卑,引得人止不住地一直想要聊下去。 姜小月在自己接触后发现这罗木阳也并非初见时强硬的模样。 他很有想法,但是能力有限。性子比较急,容易冲动。可同样的,这人也很坦诚,做事认真。若能跟一个明主,加以引导,定是一个可用之人。 “小月姑娘,不瞒您说。我现在还有一事梗在心里。” “您说。” “这水井是恢复了,但用于耕种还是多有不便。这地地处西南,本就干燥,若稍稍偷懒没将水分及时补上,这地就枯了一大半。我也问了老梁县人,原来他们也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但当年梁县劳动力足,而我们现在就这些种田的百姓,他们大半日的工夫都浪费在了取水的路上。” 果然,罗木阳也注意到了这事。 姜小月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他其实已经有了想法,便引导着他继续说下去,“您看,该怎么改善呢。” 罗木阳立即又有了精神头,“在我们老家,会用一种名为‘渠’的方式,将水源引入田里。” 这种技术在现代更为常见,所以姜小月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见姜小月微微点头,罗木阳继续说,“可梁县的水源就这古井一处,我尝试了许久也没有想到能够将井水引出的方式。” 确实,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将水抽吸上来的技术。古时引流基本都是靠的是高度差距,利用重力,将水引下。 想到这,姜小月的心中突然有了主意,“谁说梁县的水源只有一处?那不是吗?” 姜小月指向的方向正是燕平山。 罗木阳恍然大悟,对啊,若是从燕平溪中引水,说不定可以。 他的眉头刚刚舒展开,很快就又皱了起来。“恐怕从燕平溪引流也并不容易。” “为何?” “梁县所有的农田都在城墙之内啊。” 若要将水引进来,岂不是还要翻越城墙? 姜小月笑了,笑得明媚。“墙是人造的,人不应该被这面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