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报纸(1 / 2)
伟大的诸葛丞相终于把我们亲爱的仁王殿下哄好,在祭坛又留了几日后回到了他忠实的庆吉城。
随后便是确定了未来种种计划,虽然祭坛基本上修建完毕,可那些将士的坟墓,以及河神庙还需要一些时间,最为重要的是现在已经入秋,马上就十月份了,待到入冬以后天气寒冷,实在是不好举办像是祭典这种大型仪式的。
大体上来说,就是首先处理二位考生的事情,待到明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再举办祭典,随后过高良姜河东去巡查登封城的两个兵团,并在关二爷的护送下沿着尹河西行,去视察韩信与白起两大兵团。
当然,说是这么说,可欧罗巴那里的使者,也就是张松不是逃了么?
不是得重新派遣一个使者过来么?
一来一去的得要时间。
叶云这个时候正在处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创办一个专门的报刊。
而这一建议一经叶云在朝堂上提出,就遭到了大部分文臣的反对,部分文臣中立,部分支持。
支持者大多是溜须拍马的土著官员,想要借着叶云这个所谓的天眷往上爬一爬的。
也就是说,叶云这个建议,不仅是长孙无忌、于谦反对,连诸葛亮都保持了中立。
诸葛亮保持中立是他对报纸缺乏一个概念,而长孙无忌与于谦反对是觉得报纸没有任何用处。
无他,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居然就已经有了报纸这个存在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报纸被称为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甚至说,早在汉朝,便有了专门的新闻审查机构。
汉代的郡国和唐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这戳到了叶云这个在大学里混了四年的历史系学生的盲点。
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殿下,眼下没有必要把本就紧缺的财政往这些地方使。”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回应叶云这个问题,朝中的诸位大臣基本上都抱着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眼下这个年轻的仁王殿下到底是个孩子,玩性大发要搞一搞新鲜玩意。
“邸报也不是不能发,在官吏之间流传便是,也好疏通上下,可真按照殿下要求日日更新,时间太仓促了,雕版哪里来得及?”
叶云听后微微点头,这个问题他倒是能理解。
首先是这些人受于时代限制不知道掌握舆论的重要性与可怕性。
其次是印刷术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龙国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胶泥活字印刷术。
时间仓促没法雕版,用活字印刷不好么?
刻个字的模具出来,然后再排版,这不就能来得及了么?
恰恰相反,不好。
不然你以为古人是傻子么?
说来非常诡异,活字印刷没能在龙国发展起来,反倒是传到西方,让欧罗巴得了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成本,制造出大量的书本,大大提高了欧罗巴的识字率,让欧罗巴早早地积累起一大批高素质的普通民众,最终通过各种原始积累开启了工业革命。
龙国为啥没发展起来呢?
首先是活字印刷依旧容易出错,印刷的质量还差。
其次就是语音文字的区别。
仔细想想,西语是字母语言,一共二十六个字母,一套模具也不过做二十六个就好了。
但是汉字日常常用的文字有三四千呢!
一套下来就得三四千个,如果算上一些生僻字就更多了。
做一套汉语印刷模具的成本能顶得上几百个西语的模具。
科技水平摆在那里,除非发明出更为耐用的模具,让成本降下去,不然还是雕版印刷更加合适。
有本事你把汉字废了啊!
这根本不可能,汉语这个语言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早就非常成熟了,如果直接废除而创立新的文字,其工作量是巨大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新的语言逻辑不顺,将反过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就像是欧罗巴这么久了,还没有统一文字。
其根本也在于此。
拿汉语举例,硒这个字,就算没见过,学过汉语的也能认个半边,读出xi这个音来,甚至还能知道这个字大概指的是固体,说不定与矿物有关。
无他,在汉语言体系中有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