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成吉思汗(2 / 3)

加入书签

你还指望他去遵守?

察合台一旦开骂就止不住口。

“就算你把孛儿只斤这个姓给改了,改成汉姓,那些汉儿也不会认你来当他们的皇帝!你弄的那个什么元朝,活了百年没有?最后居然被一个姓朱的乞丐给掀了,简直就是我们草原的耻辱!孛儿只斤家族前所未有的耻辱!”

察合台骂着骂着忽然停了口,在场的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感到一阵恶寒,就像是背后有一只饿狼一般,纷纷转身朝着身后看去,待看到来人却是第二次大惊。

就连察合台也闭上嘴巴不敢说话。

那人骑马而来,五十多岁,面庞瘦悄发黄,却双目如电,与察合台有着七分相像,却只有三分神似。

之所以只有三分神似,是因为此人身上虽然有着和察合台相同的残虐戾气,但同时夹杂着苦大仇深的坚毅砥砺之气。

这种气质是源自茫茫草原射猎时代,为了生存不顾一切的那种老猎人特有的气质。

细细追究成吉思汗的发家史,便能明白这种气质从何而来。

成吉思汗的生父是一个草原部落的首领,但是在成吉思汗九岁的时候,父亲被毒死,部落族人全部叛逃,成吉思汗母亲与兄弟不得不艰难度日。

成吉思汗母子被族人撇下在营盘以后,孤儿寡妇,生活非常困苦。为了养活幼子,诃额仑紧束衣带,日夜奔波在斡难河畔,“拾著果子,撅著草根”。铁木真与诸弟则“将针做钩儿,于斡难河里钓鱼,又结网捕鱼”,来奉养母亲。

很久之后,泰赤乌部的塔里忽台唯恐铁木真兄弟力量壮大,于是乘机来袭,铁木真逃入帖儿古捏山,仍被擒获。后来,他瞄准时机逃走,因泰赤乌部属民锁儿罕失剌一家的救助,藏在羊毛车里,才得以脱出罗网。

日子一天天过去,成吉思汗该成家了。

成吉思汗曾与孛儿帖有过婚约。

孛儿帖是弘吉剌部落的贵族之女,她有着蒙古的女性一贯特质,坚强勇敢有韧性。

其实吧,在足够恶劣的环境下,女性都挺坚强勇敢的。不坚强勇敢的都没了。

毕竟怎么可能不坚强,他们一次一次南下中原打秋风都是草原条件恶劣,物质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生活,在那种地方长大的怎么可能像中原人养出来的一个个在深闺中的温柔女子一样。

订婚之时,成吉思汗是的父亲是部落首长,地位尊贵,二人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对于失去了一切的成吉思汗来说,孛儿帖的贵族身份就是让他仰望的存在,当他前往弘吉剌部落的时候,心里也在怀疑孛儿帖会不会悔婚。

但是!

因为娘家退婚,成吉思汗受此大辱喊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桥段并没有出现。

孛儿帖没有悔婚,而是选择履行了婚约,并与成吉思汗一起回家。

正当成吉思汗将要过两天安生日子的时候,敌对部落突然入侵,成吉思汗无力抵抗,只能再次逃走,家人以及孛儿帖被俘虏。

成吉思汗受此大辱,下定决心雪耻,便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终于带兵打了回去,救下了自己的家人以及孛儿帖。

然后成吉思汗惊奇地发现孛儿帖怀孕了。

没错!孛儿帖怀孕了,而且在得胜归途之时分娩,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

这个时间点非常敏感,因为孛儿帖被俘后,成吉思汗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她救下。

后世不少史学家算了算日期,发现有点对不上。

所以术赤这个人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亲儿子是存疑的。

至于成吉思汗怎么想?

当然是选择原来她啊!

成吉思汗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孛儿帖,所以并没有什么芥蒂,反而大大方方地宣称术赤就是自己的儿子。

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但是成吉思汗前期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父亲被敌人毒杀,族人背叛,数次被敌对部落追着打,多次死里逃生。

活脱脱的网文主角遭遇。

他说过:“身强,为一世英雄。智强,为万世英雄。”

他没读过兵法,但参加六十多场战役除十三翼之战主动撤退没有一场败绩。对手没有一个怂包,且多数是以少胜多。

他没读过四书五经,却命人创造文字,编写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

他没受到文明的熏陶,却用制度创新把松散的部落联盟升级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他没做过买卖,却曾组建商队想与西域互通商贸。

他自己信奉萨满教,但他的帝国宗教自由不排斥其他宗教。

他对人性了解极为透彻,爱将和女人多数是曾经的敌人,但无一叛将。对血统存疑的术赤也基本视如己出,格局也是大。

上面这是原因,然后才是结果。使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到死时几乎拥有全世界。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重大。

蒙古帝国就像是一场野火一般把文明世界烧了个遍,人类第一次文明大融合使杂草丛生的文明生态重新洗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使得朴素实用的文明有生长土壤。有了《十日谈》,有了文艺复兴,有了科学萌芽,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