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外戚二十二(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天,明辉帝问起了大臣这件事的始末,最后道“当地官员考评学子是怎么做的?这种品性低劣之人如何过得了春闱?”

众人心下一凛,这就是沈家人的影响力!直达天听,有的人费尽全力都不得见天子一颜,沈家人能和陛下拉家长!当然,这回沈家人没错,就是在太后那里沈原说的话也是堂堂正正,她都说了那是这几个狂生的私人行为,不能搞连坐,她也没说那几个考生的籍贯。

就是御史都找不到沈家半点错处来,难道听到有人侮辱自己还要一动不动吗?

就是后续处理,沈原也没仗势欺人啊,,只能说那些狂生本就品格低下,否则也不会在酒楼这种地方大声谈论人家闺阁女子,还要言语间看不起农人,就算革掉功名也是活该,现在不过是错了一科考试罢了。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那几个家伙在仕途上已经无望了。

但是大家第一次正视沈家人对太后以及明辉帝的影响力。

这件事搁在旁人家,那姑娘回来肯定会被念叨上好久,不管是叫了礼部官员还是亲自动手打人,都挺骇人听闻的,可在沈家,李氏只叨咕了一句“你可忒大方,给人送上等席面,怎么不给我送一桌啊!”

关嬷嬷绝倒。

沈大寿看着是一句话没有,据说,那只是据说,那伙狂生被革了科考资格回家,如今出门,只有家里是巨富的,才能拉得起一支车马仆从护送,余者都是跟着镖队商队出发,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不敢独自行走。

他们找了好些镖局商贾,人家要么不接,要么狮子大开口,附队走的银钱开出了高价,那伙人无奈,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沈家管事好像在这中间跑了不少腿,那都是据说了,也无人关注。

等到这伙人两手空空,破衣烂衫回到家,他们做下的事邻居亲朋都知道了,那日子也可想而知。

接着说大妮的亲事,因着这件事,大妮的亲事看似也受了一些妨碍,这二姑娘都能一个打四个,还把人脸都给打肿了,那这沈家大姑娘又是如何形容?娶回家把儿子打的臭死,将来可怎么好?

李氏看着似不大在意,关嬷嬷却发现李氏上火了,嘴里长了泡,吃啥都不香,关嬷嬷私下问了,李氏才到“气死我了!我的闺女又不是不讲理的人,那几个嘴里长疔的自己发昏,关大妮二妮什么事,都是一群睁眼瞎!”

李氏是个典型农妇,乡下时遇着有的男人嘴里不干净,都敢兜头打过去,在她看来女儿打人算什么,自家占理,又不是没打过,京里的贵妇人反倒个个像鹌鹑,还要说女孩儿太剽悍不好,不好个鬼,逆来顺受那才是怂蛋!

好几家李氏勉强看的过的人,人家在亲事上都打了退堂鼓,李氏能不心里火烧火燎?这上面关嬷嬷也没办法解决,只能多宽慰李氏一下。

随着秋闱落幕,状元榜眼探花出炉,大家的目光都在这群才子身上了,这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年岁较大成亲有了孩子的,京都豪门就是想给自家闺女找女婿,也不能从他们着三个里挑。

那就从二榜进士里选吧,也算是青年才俊了,二榜进士没成亲的也就几个,豪门们扒拉来一看,似乎并不称心,不是这个不好就是那个不好,看在才华的面上,可以拿旁支或者庶女出来笼络几个人才,余者也就不稀罕了。

沈家这里倒是接到了二甲第一名高传胪家的帖子,高母遣官媒向沈家提亲,高家只是寻常人家,祖上或许有过风光,现在已经泯灭了,高传胪的父亲早就过世,高母为了儿子的前程,变卖老家财产,带着儿子在京城定居赴考。

如今高家在京城有着一处二进小院,还有大概七八十亩的田地,母子二人吃穿嚼用,省着点也够了。

高传胪的榜单下来,高家的门槛媒人也快踏破了,毕竟是二甲第一,传胪之身,三年后授官,未来可期啊。

甚至也有高门愿意许亲,只是人家没拿嫡女,拿的是旁支或者是庶女。

高母考量再三,觉得儿子娶高门旁支庶女太委屈了,看来看去,看上了沈家,高母倒是有自己的想法,沈原出手揍人虽然让大妮变的乏人问津,可在高母看来,那是沈家二姑娘干的事,不和大姑娘相干,高母打听过沈家,未闻任何太过出格之事。

她甚至偷偷见过大妮,那是李氏去上香带着大妮,高母看到了,沈原她没见到,大妮就是一个普通女孩,决计没传说中的彪悍,何况沈家土包子出身,自家可是清贵的读书人,将来这个媳妇还是好掌控的,所以决定向沈家求娶大妮,帝都豪门看不上沈家,对高家来讲这却真是一条通天梯,要知道沈大寿身上可是公爵,如今明辉帝尚未亲政,这国舅老爷世人也不大放在眼里。

可是皇帝将来肯定会亲政,到时候谁家有沈家荣耀?沈家人丁稀薄,独子年岁还小,高传胪成了沈家女婿,沈家人一定青眼相待,娶了高门的旁支庶女,人家不会把高传胪太放在心上,就像一亩地里一根苗,和一亩地里千根苗,那个受重视,自然一目了然。

其实帝都豪门也真是心里苦,谁说咱们看不上这公爵家的?,那不是沈家刚刚从泥坑里爬出来,我们就是想结亲,也下不去手啊,咱们家的男孩子就是庶出也是从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