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胡宗宪来访(2 / 3)
总督大臣不能比。
苏泽也点点头,其实大部分领导者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都是很难体现出来的。
只有胡宗宪这种坐镇一方的官员,才能体现出能力来。
就在这时候,老管家突然走过来,对着方望海说道:
“老爷,有客到。”
有客?
方望海的级别放在这里,普通官员能送上拜帖就可以离开了,能够让老管家通传的,恐怕不是普通的人物。
果然看到了拜帖之后,方望海起身说道:“说曹操,曹操到,胡宗宪来了。”
李贽和苏泽对视一眼,他们才刚刚进入浙江,胡宗宪就着急上门拜访。
一方面足以见到胡宗宪的消息灵通,另一方面让胡宗宪这样的大员连夜拜访,恐怕要商谈的肯定是大事。
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身穿一件普通的儒衫,他相貌堂堂,只不过眉头总是紧紧的锁着。
不用说,这就是三人刚刚提到的胡宗宪了。
身后站着一个苏泽的熟人,正是苏泽在衢州书院讲学时候遇到过的徐渭。
(前文错了,胡宗宪比徐渭大九岁)
方望海上前行礼,胡宗宪先一步向方望海拜见,两人寒暄了一番。
方望海指向李贽和苏泽介绍到:“这是我的妻弟,南京国子监博士李贽李宏甫,这位是我的弟子,苏泽苏汝霖。”
胡宗宪也指着身后的徐渭说道:“徐渭,徐文长,如今为我的幕友,助胡某参赞抗倭。”
徐渭的名声很大,李贽也向他拜道:“原来是徐文长先生当面!”
徐渭也连忙回礼,苏泽和他半年没见,徐渭少了衢州书院那时候的狂士风范,反倒更像是官场中人。
一番拉扯之后,胡宗宪级别最高,年纪也最大,被方望海请到了上座,在场有官身的方望海和李贽作陪,苏泽和徐渭坐在下首。
等到下人送上酒菜,点燃官船上的灯笼后,胡宗宪这才说道:
“听闻方侍郎的船进入浙江,实在是早就想要去南直隶拜见方兄了,只是军务繁忙抽不开身,所以才在这个时候前来拜见,唐突了!”
说完,胡宗宪一饮而尽,方望海连忙也说起了客套话。
“胡总督事务繁忙,本该是我去拜会您的,只是这次归乡乃是私事,实在不方便去杭州拜会。”
其实朝廷对于他们这些大臣私下见面也是非常忌讳的,方望海是兼理南京户部事务的户部侍郎,胡宗宪是暂代南京兵部的兵部侍郎,已经迈入到了大明重臣的行列。
胡宗宪没有展露身份轻装而来,如果被言官或者锦衣卫知道,完全可以上书弹劾了。
所以方望海也很疑惑,胡宗宪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过来见他,恐怕不是为了寒暄两句这么简单。
果然在寒暄了过后,胡宗宪说道:
“我这次过来,是想要请方大人在浙江设钞关。”
方望海愣了一下,设置钞关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胡宗宪为何要上门提醒。
苏泽心中则已经隐约有了一些猜测。
果然作陪的徐渭说道:
“方大人,胡总督的意思,是想要将建钞关的事情交给我们浙江巡抚衙门,钞关士卒又浙兵来当。”
在场的都是顶尖聪明人,就连李贽也随着苏泽筹办过抗倭缉私总团,对于钞关的运作有了很深的了解。
李贽的性格最直,他直接说道:“胡总督是要截留钞关税?”
胡宗宪看了一眼李贽,徐渭站出来说道:“朝廷征收钞关税,本来就是为了抗倭,也谈不上截留,只是想要先用一部分,等到战后自然会补上。”
这下子方望海明白了,为什么胡宗宪要在船上拜访自己。
钞关税是方望海的职权,他的职位上就有南直隶和浙江钞关使,而且他现在管理南京户部,胡宗宪盯上钞关税,必然要走通方望海的关系。
胡宗宪看着方望海,他冒险来见方望海,就是为了钞关税的事情。
主持抗倭之后,胡宗宪才知道张经手上是什么一个烂摊子。
张经抗倭的一大举措就是调遣狼兵入浙,调遣外兵抗倭。
而张经被杀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纵容外兵作乱浙江。
可这些狼兵在广西的时候,随着张经平定了多次的叛乱,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对大明的忠诚度都是很高的,为什么到了浙江就成了为祸地方的呢?
原因很简单,军饷不足。
张经总督浙江,可是浙江的抗倭经费一直不足,这些客兵背井离乡作战,连正常军饷都不能保证,更不要说是赏钱了。
最后结果自然是军纪日益涣散,军中的基层校尉也只能纵容手下去抢劫。
胡宗宪接任之后,吸取张经的教训,逐渐遣返客兵,让俞大猷和戚继光募浙兵抗倭。
可是募本地兵不代表军纪就一定好,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多次上书请求拨足经费。
募兵还要重新训练,花费的银子比以前更多,胡宗宪这个南浙总督,在任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四处化缘筹款了。
在徐渭的建议下,胡宗宪将目光放在了钞关税上。
不过要浙江要收钞关税,就不能绕过方望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