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重生六零年代第423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卷 重生六零年代】第423章该出手时就出手

“你好,你好,认识你们真荣幸。”石小平握着她的手说。

“大姐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做什么工作的呢?”石小菊向来心直口快,想什么就说什么。

石小平瞟了贾二妹一眼,又看了屋内的其他两个军人一眼,略微有些不自在地低声说:“不好意思,是个教师。”

在这个年代知识分子都是不太受尊重的,是臭老*所以石小平才会这样说得谦卑。

“有啥不好意思的?教师是文化人啊,多好啊,我从小就怕老师,怕老师提问,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呵呵……”石小菊笑着说。

这一家人真是太温馨太和谐了,石小平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温暖的气氛了,不仅心里泛起一阵软软糯糯的东西来。

在这段残酷又黑暗的岁月里,她曾无数次地对这个世界产生绝望,无数次生出活不下去的念头,但今夜她好像又看到了曙光。

好多年后她回忆起今夜这一幕,内心都是温暖的,以至于后来向山做了她的学生她都一直经常对向山说“要不是你幺妈当初把我带

回家去,我还不知道能不能从那段黎明前的黑暗里熬出来呢!”。

剧透一下,因为在大文化革命那十年受父亲的牵连石小平终身未嫁,

后来向山成了她的干儿子,成了石lu门派的得意门生。这是后话。

话还是说回来吧,石小平的那口皮箱被贾二妹替她暂时保管下来,石小平在贾二妹家住了一夜后就坚持要去劳改农场,她说:“我这一出门我爸和我妈都悬着一颗心的呢,我必须要今天赶回去,不然他们会以为我出事了。”

“好吧。”贾二妹也就不留她了,并对她说:“我送你回农场去。”

“不用,太麻烦你了,我走着回农场去就行……”

贾二妹打断了她的话,说:“农场离这里大概十八里路呢,这一路人烟稀少你一个女人家走在路上我还担心呢,你又这么斯文这么瘦,我们一起去吧,再说我还想去农场挖点菜苗回来呢。”

石小平见她执意要送自己,也就同意了。

出门前贾二妹把小尾巴留在了家里,又用旧报纸包了一块野猪肉和一把面条、一袋面粉带上,她知道石老他们三口人在劳改农场一定非常的苦,这点东西带过去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

不过,她也不敢多拿,因为她知道劳改农场里的那些管事的人对那些改造者都是凶神恶煞的,也许她前脚送去的东西后脚就进他们的口袋了。

不过好在这个劳改农场里关押的都是大文化革命中被专管的文化人,所以这里并没有像监狱里那样的牢房,这些人只是被看守在这里,住着猪房牛棚,干着粗活农活。

贾二妹叫上了李小松,李小松带上一个司机亲自开着一辆军用吉普车送她们去劳改农场的。

而此刻的石lu(好了,这个拼音代替麻烦,以后就称呼他石凡吧),在干什么呢?

白天在农场干活,晚上在写检讨,这时在关禁闭。

这……究竟是咋回事啊?写检查就是了,为什么又关上禁闭了呢?

原来,劳改农场里的这一些头头脑脑们,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石凡后也都想得一点他的字画,他们大概是“心血来潮”吧,也许是“发自肺腑”,然而哪种理由也张不开那难张的口——一个被专管被批判“黑画家”,让他们去索要“黑画家”的东西,未免不成体统!

对了,说到这里解释一下,这个劳改农场不是部队那个农场,这个农场里的头头脑脑和管事些都不是部队的官兵,他们都只是地方上革委会的人,部队也只是在这个有些军民融合的农场里派了一个连的人驻扎在这里而已。

于是便有摇鹅毛扇的角色想出了“草船借箭”的妙计,顿时头头们笑逐颜开……只是这种计谋降低了标准,得字而不能得画,但只要是石凡的亲笔,也算心思没有白费了。

于是,一道“意旨”发下去,严令石凡写检查。

被专政的石凡,哪敢不写,只好认认真真地写了。

于是下面的喽罗们将石凡毛边纸写的检查转交上来时,这些头头们就又皱起了眉头:尼玛,即使再想要石凡的字,总不能保存他的“检查”呀!这将来后代子孙如何能挂?别人家中挂画,自己客厅里挂张“检查”?像话吗?

有道是“诸葛孔明,智慧无穷”,于是“军师”又想出了高招:“让石凡竖着写,咱们横着一条条裁开不就结了,这样既念不成句,又可以多分几个人,反正咱是要他的字,管他写的什么内容。”

一经指点,头头恍然大悟,马上找来剪刀,肢解了画家那份严肃认真的检查书。

然而一份检查利益难以均沾,分不到手的不平,分到的嫌少。

不过这也好办,大权在握叫他再写就是。

顿时又一道命令传下去:“石凡,检查写得不深刻,重写!”

过不了几天,命令又来了:“石凡,检查写得不老实,重写!”

于是就这样,石老白天干着繁重的农活,晚上还要隔三差五写检查。

接二连三地重写,重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