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1 / 3)

加入书签

云山村的地主要集中在云山村东侧,村民对采石场流程不太懂,只知道谈成了,每亩地给两千补助,还有机会去采石场工作,这比辛苦种地实在多了。

“咱祖祖辈辈的地,你们两千块卖了?”王和平听的脑瓜子疼。

“咱们一亩地一年顶多挣三百,现在有采石场看上,肯定能卖就卖。现在不卖,等以后地荒了,就卖不上这个价了!”

采石场买的是五十年使用权。五十年卖两千块听着亏,但大山里的地不值钱,年轻人喜欢往城里走,这些地以后肯定是荒了。与其等以后荒了,还是现在变现最实在。

“这地是我们的,村委会不能卡着不让卖!”有急脾气的村民强调。

“这么好的地,两千卖了?”王和平也来了脾气。这时他看到外面的秦志,连忙招手:“秦村长!”

秦志手里拿着两组灯泡。他把灯泡递给秦宁,走了上去:“你们想卖地?”

“娃子上高中了,凑不够学费。”一个村民叹气。

秦志在村里很有权威。他们能跟王和平撒泼打诨,看到秦志就没脾气了。

这次来到村委会闹腾的有十二户,秦志看向其他人:“你们也想卖?”

“大云山的地不好种,卖了总比荒了好。”

云山村有237亩土地,主要种植红薯小麦。现在国家废了农业税,但种子肥料涨价,粮食不涨,他们年年瞎忙,早被折腾的不想动了。

“泰旺在重市当棒棒军,扛一层楼五块钱,我们想过去看看。”村民继续说着。

秦志听了一会,看向张顺根:“您进城了,双双怎么办?”

张顺根今年七十二,儿子儿媳在外跑快递,他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女,刚才一直嚷嚷着当棒棒军。

“宏军彩霞正攒钱买房,我想出去搭把手,双双就让她奶奶看着。”张顺根点了根旱烟。他在云山村呆了一辈子,要不是没办法,根本不想离开。

“秦叔,你就让我们把地卖了吧。”

“这地荒着也是荒着,卖了还能挣两千。”

……

村民们又把话题转向卖地。现在国家规定,村民转地卖地都要经过村委会和上级部门同意,他们要等村委会盖章才行。

“唉。”秦志从兜里摸了支烟。他不想村民卖地,但时代不同,现在不让卖就是砸村子饭碗。

“你怎么看?”秦志看向秦宁,刚才村民闹哄哄的,秦宁一直在旁边听着。

“回来了?”

“手续办完了?”

……

秦宁是云山村人,这几年一直在外上学,村民们对她没什么印象。

“我前几天给你投票了,你得好好想想。”一个村民隐晦的提醒。他说的投票是村长投票。云山村就三十七户,大家对谁当村长都没意见,之前被秦志一走动,也都给两人卖了个人情。

秦宁见村民们都看着她,思索后道:“这地不能卖。”

秦宁性格独,但不畏畏缩缩。刚才村民谈地时,她看了下系统规则。

村长系统是一个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辅助系统。现在系统绑定了云山村,系统任务会给村子带福利,但也会有相应的限制。比如村子土地流失,村民流失等行为都会产生负积分,当负积分积累到一定数值时,系统自动解绑。

现在不管是村民福利还是自身任务,她肯定要维持村子完整性。

秦宁刚刚说完,村民急了——

“红薯一毛七一斤,种一年五百,你还指着我们种地?”

“咱这山路不好走,有时种一年,都没过来收的。”

“就不该让女娃子当村长。”

……

他们是看秦志面子选的秦宁。现在秦宁刚上任,居然第一个唱反调!

“咱们这儿风景挺好,采石场会破坏水源和自然风景。”秦宁讲道理道。

“都穷死了,风景能当饭吃?”

“水污染了,喝的时候多烧两遍就行。”

……

大家感觉秦宁上学上成了榆木脑袋。

秦宁也感觉自己谈风景有些不切实际,想了想道:“国家规定,耕地不能建采石场。”

“采石场那边说了,咱们不用操心。”

“大石村有个耕地转矿场,也没见有人说。”

……

大家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一个村民直接甩衣服:“你不让我们卖地,你找路子发财啊。”

“咱们这要路没路,要房子没房子,穷的没有活路了。”

“我娃等着交学费,缺钱哩!”

……

秦宁年纪小,又是本家后辈,大家不想为难。但云山村太穷了,他们根本没有活路。

“小时候我爷带我去地里刨红薯,他刨红薯,我就在旁边摘枣……”有村民回忆起童年。他们在云山村呆了一辈子,知道地不能卖,也知道采石场会污染水源环境,说严重点,这个地一卖,他们村子就散了。

大家不想卖地,但外面发展迅速,他们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下一代考虑。

“唉。”有村民叹气。

随着这一声叹气,村委会的气氛瞬间变的低落。大家种了一辈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