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8章 盗诗一首(2 / 3)

加入书签

刚刚说完,姜维又在啧啧叹息,“若不是杨选郎说起,本将还没注意到:

“杜鸿胪不仅盗用《韩诗》之书名,还盗用先汉大儒《韩诗外传》的书名与观点。”

没顾众臣的窃窃私语,姜维瞥杜琼、杨戏与谯周,连连摇头:

“杨选郎!你们这种只知道寻章摘句,盗用大贤经典之人,究竟何德何能站在大殿之上?

“你们这些张口经典、闭口古训的所谓名士,整天就知道空谈治国良策,身居其位而不谋其政,朝廷养你们有何用?”

可能是太过生气,姜维这话杀伤力极大,范围更加广泛,几乎涵盖了殿里所有文官。

或许是遭到“误伤”,从没攻击过姜维的蒋琬,此刻也忍不住说话了:

“姜将军,你这话就有些不对了:

“不论先秦还是先汉与后汉,无不是“以武打天下,以文治天下”。

“今,我大汉储君正位东宫,应该速寻天下名士教授正确的治国之道。而姜将军,毕竟是一介武夫……呃……”

蒋琬发现自己用词不对,赶紧改了口,“以姜将军之才,若能助我大汉克复中原,必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只不过,姜将军在治国方面,确实有所欠缺,确实不适合太傅一职。

“想必陛下与诸公也看到了,姜将军任中庶子这两年,除了教会太子几句艳诗,之外还有什么?”

蒋琬的话在情在理,引来众臣一致附和。

就连魏延,也在不停地给姜维使眼色,示意他别再争辩。

然而,姜维视若无睹。

“按大将军之意,满腹诗文、出口成章之人就是名士大贤,对吧?”

姜维这话,悄无声息地给蒋琬挖了个坑。

然而,所有人都没发现这个坑。

或者说,他们意识不到这是一个巨坑。

“姜将军,你可能看不起文人雅士,但以文治天下,历来皆是如此。

“诸公可能还记得,太子公然说过:国库充盈与否,与铢钱的多少并无关系。

“听听,这种谬语竟然出自太子之口,岂不是姜将军的失职?”

“哈哈哈!”

姜维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太子之言,究竟何错之有?

“试问诸公:如果国库里堆满了铢钱,如果天下大旱买不到一粒粮食,你们是用铜钱喂饱十万大军,还是用铜钱砸向敌军?

“再问诸公:同样是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有满仓的粮食,并且有十万大军,而你们有满仓的铢钱,但我就是不卖你粮食,你们将如何应对?

这话一出,众臣尽皆无语。

因为,姜维的举例非常极端,却让人无法反驳。

环视殿中众人,姜维的语气稍稍缓和,耐心解释道:“刚才那句话,确实出自太子之口,但被某些人断章取义了。

“本将专门问过大司农,太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库即将见底,大司农又在为汉嘉郡的治水请求拨款。

“当时,太子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议陛下不要在意国库暂时的空虚,想尽一切办法推进汉嘉郡治水工程。

“想必诸公都知道,广汉郡因为治水得当,新增粮田一千多万亩。

“如果汉嘉郡也能新增粮田千万亩,不出五年,我大汉必将国富民强。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说“国库是否充盈,与短时间内的铢钱多少并无关系”,难道有错?”

说完,姜维恭敬地向孟光行礼致意,郑重问道:“大司农,我刚才说的话,不知是否属实?”

“唉!”

孟光长叹口气,无奈说道:“那日,陛下诏见微臣时,太子确实是这样说的。

“可是,太子的话被删了几个字,第二天就传得人人皆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简单解释后,孟光再也不想多说。

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一语不发。

孟光身为大司农,只要出现在朝堂上,或者被刘禅单独诏见,几乎都是请求拨款。

为此,他遭了不少的冷言冷语,不仅变得沉默寡言,而且有“摆烂”的迹象。

连续一个多月,众臣对刘璿的误解与嘲笑,他也懒得解释。

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张嘴说不过几十张嘴。

就算出面澄清了,别人也不会相信。

况且,刘禅都不在意这事,一个臣子又何必多事?

若是表现得太过关心,可能又要被某些人误解,说什么巴结太子之类的话。

“咳咳……”

因为太子的事,朝中争论的焦点,暂时被“带偏”了。

张表清清嗓子,赶紧把话题拉回来:“刚才,大将军之言很有道理,微臣深表赞同。

“姜将军屡屡战胜曹魏与东吴,应该是受了诸葛丞相的专门指点,治军有道。

“然而,这不代表姜将军有治国之才,也不代表姜将军适合太傅一职。

“所以微臣以为,陛下应该速寻名士拜为太傅,尽早教授太子治国良策。”

张表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人哈哈大笑。

不必说,正是姜维。

“难道在张尚书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