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半夜掀棋盘(1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传下的《兵法二十四篇》,姜维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却难解其中深意。

真要行军打仗,真要具体到每一处细节,姜维肯定比不上魏延。

不过嘛,因为喜欢战争历史,看过古今中外无数的经典战例,对战争的理解和认知就高过魏延了。

在姜维看来,一切的兵法,无非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任何时候,只要比敌方主将“多算一步”,基本就离胜利不远了。

由于不了解三国后期的历史,姜维对全琮的了解,基本源于已知的情报。

印像最深的就是,全琮是个“捡破烂”的将军——他娶了个“二婚”公主,孙鲁班。

当然,这家伙还是有些真本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因为父亲全柔的原因,全琮刚刚追随孙权,被授以奋威校尉之职。

同年,领兵数千人征讨山越,大获全胜,被拜为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因上表献策擒杀关羽有功,被封阳华亭侯;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魏国曹休领水师来犯,全琮与徐盛大破魏军,斩杀魏将尹卢,因功升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

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孙权亲率大军猛攻皖城,又是全琮与陆逊大败曹休于石亭。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进封全琮为卫将军、右护军、徐州牧,并以长公主孙鲁班许之。

从邓芝口中得知这些,姜维仍不觉得全琮有多厉害——他的几次大功,要么有徐盛的相助,要么就与陆逊联手出击。

如果更多的“江东虎臣”还在,东吴的“卫将军”之位,可能还轮不到全琮。

好像还真是这样,唯一健在的虎臣潘璋,据说老态龙钟,估计活不过今年了。

…………

“伯约,伯约,你别卖关子嘛!”

这两日,邓芝老是追着姜维不放,“伯约,你让兵卒出城伐木,不会是烧火取暖吧?”

“你猜呢?”

“呵!我要能猜到,又何必问你?

“呃……伯约……别走啊……”

姜维转身离开,邓芝又在郁闷了。

口口声声要“掀棋盘”,哪知苦等两日,仍在城中按兵不动。

让士卒分批出城,本以为打个埋伏或者诱敌什么的,结果,只砍回一捆捆的木柴。

那吴军也忍得住,远远看着汉军砍伐木柴,竟不发兵来攻。

话又说回来,这十二月的天,江边天寒地冻,确实需要足够的木柴取暖。

从神色来看,魏延那家伙好像啥都知道,可是说话太冲,不想去招惹他。

早知如此,在南谷口也去救他一命。

几句话的事儿,真的不难。

说不定,他也会对自己维彬彬有礼,还会送一座大宅。

唉,没机会了。

…………

“将军!将军!魏将军帐中议事,特命小的前来相请。”

校事低声呼唤,邓芝郁闷地揉揉眼睛,看看天色。

这会儿,好像是半夜吧?

半夜三更的帐中议事,难道要“掀棋盘”了?

心头一喜,赶紧披甲前往。

“邓将军!”

姜维坐在火炉边,不停地搓着双手,“再过一刻钟,你领五百兵士出城,猛攻城西的吴军大寨,你看……如何?”

这话一出,邓芝有些犹豫了。

因为,姜维是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正式下达命令。

这也不奇怪,邓芝的“前将军”比姜维高了好几级,麾下却无兵马。

魏延的“征西大将军”高于“前将军”,又是此次出征的主帅,本该下令的,却坐在火炉边闭口不言。

其实,只要能击败吴兵,邓芝不在乎听命于谁。

关键是,城西寨中有两千吴兵,姜维只给自己五百,这是几个意思?

兵少也就罢了,还要要求“猛攻”,不是让人送死么?

“伯约,你的意思是……”

“邓将军,咱们能否掀棋盘,就看你能否杀退城西吴兵了。”

“这……”

邓芝的目光,再次转向魏延。

终于,姜维“噗嗤”一笑:“邓将军,这半夜三更的,你表面上是五百兵马,实际上是四五千。

“出城之后,你只需猛敲金鼓大声鼓躁,必能吓退城西吴兵。

“追出三四里之后,你马上熄掉火把返回,吴兵担心中埋伏,绝不敢回军杀来。

“所以,你不会损失一兵一卒。”

姜维的话很有道理,邓芝稍稍放了心。

稍一细想,还是有些疑惑:“这……这就是掀棋盘?”

“这……只是最重要的一步。

“伯苗啊,城西门,我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姜维不肯多言,但脸上充满了自信。

料其不肯多说,邓芝咬咬牙,同意了。

拍马赶到西门,看清士卒手里的“装备”,顿时猜到了一大半。

呵呵,有趣!

每两名士卒,间隔两丈左右,双肩各抬着一根木棍;

这些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