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第二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此次东巡说白了就是康熙爷带着儿子回老家显摆去,自然是怎么排场大就怎么来,尤其这回又奉了皇太后出宫,人太后大半辈子全搭在紫禁城里边了,这回好不容易能回家,康熙自然得替老人家多想想。

所以这回东巡可以说是选了一条最远最绕的路,出京之后经承德往北入蒙古,再一路往东过吉林到达盛京。沿途在蒙古各部更是停留了好几天,让太后看过了家乡见过了亲人,这才慢慢悠悠到盛京。

出发的时候是七月中,抵达盛京的时候竟然都快了中秋时节。盛京不比京城八月天已经冷了下来,傍晚天黑也早,这会儿才刚过酉时太阳就基本全落山了。

东巡一路上楚宁算是所有妯娌中最累的一个,自家的马车基本没坐过几回,大半的时间全耗在太后那儿。尤其过承德进蒙古之后,每到一地方蒙古各旗的人必定是要来拜见太后,胤祺又时常在康熙跟前伴驾,那伺候在太后身边的可不就只剩自己了嘛。

不过这事有弊就有利,人人都知道胤祺是太后宫里养大的皇阿哥,自己这个五福晋便沾了光,在蒙古各部眼里便是天然的尊重和亲近,所以一路上自己也见了不少蒙古王公家的女眷,顺带收了不少见面礼。

蒙古各部送礼不像京城那般附庸风雅,有时候送一幅画来,楚宁看不懂也得好好保存,绝不敢磕着碰着晾着阴着。谁知道是哪朝哪代的古董。日后贝勒府上后世子孙是个蠢货只能吃老本,一幅画说不定就能让他吃上好几年。

这回出门收的礼儿玉石金器居多,要不就是各色皮子野货,只要是不划伤磕坏了怎么折腾都不要紧,一路到盛京府里马车都添了两辆就为了专门装这些东西。

而且她也不护食儿,每次收了东西总能挑出些别致的来,不管是分给妯娌还是送到宜妃太后那儿孝敬,反正也算是借花献佛刷了一路的好感。所以到了盛京之后太后一句话,楚宁就算是放假了。

“四嫂,您今儿又不打算回去啊。”楚宁放假但太后身边不能没人啊,现在据说是宜妃天天陪在太后那儿,婆媳俩处得还算不错,虽有时候也闹但反之

还挺热闹的。

“怎么着,这是要赶我走啊,我今儿啊还就不走了。”乌拉那拉氏这话也就是故意说来逗楚宁的,一屋子人没人当真,尤其楚宁听着这话眉毛都没抬一下,照旧自顾自的嗑瓜子。

“哎呀,你就留我再待会儿吧,等老五回来了我再回去,这几天我府里那位太难伺候了。”乌拉那拉氏是贤惠但不是个棒槌,这些天四爷那边不对劲,乌拉那拉氏不乐意去触他霉头。

“四嫂你就安心吧,没见五嫂都让小米准备晚饭去了。”三人中还是纳喇氏最淡定,她反正年纪最小嫁过来最晚,成嫔这次又没跟出来,她想怎么玩都没人管着,有时候出格些后宫娘娘们还主动维护一二。

其实楚宁早上就知道胤祺今儿得晚回来,只不过四爷不是个会跟福晋说这些的,自己也不好跟乌拉那拉氏说。没出发之前楚宁就从胤祺那儿听了些消息,如今虽说四海升平但架不住康熙爷年年有事折腾,不是打仗就是一高兴又免了南边的赋税。

户部这些年就没什么富裕的时候,这次东巡的银子那也是东挪西凑才弄出来的。四爷本就为了银子的事发愁,东巡又不像南下,南边有钱,沿途各省官员盐铁商人一家孝敬点也能凑不少银子出来。如今往东边来,供上来的东西也就能晃一晃楚宁的眼,放在那些爷们眼里根本屁都不算。

就因为这个,四爷心情不好身边的人也别想舒坦,兄弟们甭管是谁就连直郡王都自觉绕着这个弟弟走,康熙都轻易不找四爷的麻烦,只有胤祺和胤祐俩平常就跟他走得近的逃不了,今儿晚上不回来就是陪着他四哥想辙弄银子去了。

“四哥,我看你就别操心这些了,总之咱这回路上的银子够用就得了。回去的事等回去再说,总不能叫户部关张不开门了,是吧。”胤祐是不大明白为什么四爷天天都愁银钱的事,在他看来当差是当差,可只要没闯祸就行了。户部的银子又不是哥几个给花光的怕什么啊。

“那今年过年俸禄晚些给你,行不行啊。”胤祺毫不犹豫翻了个大白眼给老七,按照老爷子说的今年回京十有**都得到年下了,年节里要用银子的地方更多,现在不想好怎么办

回去大家一起喝西北风去啊。

尤其京城那些黄带子红带子宗亲们更是没有存银子的习惯,每年花个干净来年又有新的俸禄能领。若是今年花的多些那就找个钱庄贷一点点儿,拿了俸禄还上便是。这样的人家京城不少,若是年底户部没银子,闹不出大事也能磨磨唧唧烦死个人。

“我无所谓啊,刚开府府上还有些闲钱早早晚晚的都行。五哥,您不会把手头银子都花光了吧。”胤祐腿上有毛病从小成嫔就养得娇些,除了没老九那么上蹿下跳的招人烦,有时候说话比老九还噎人。

“再跟我贫抽你小子信不信。”说是这么说胤祺屁股倒是坐得稳一动没动,要说手头宽裕,这些兄弟里边恐怕除了太子和直郡王胤祺怕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出宫建府的时候宜妃给的银子和东西明面上跟留给胤禟的是一人一半,半点没偏心。哪怕胤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