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1 送东西怎么还送不出去呢?(11 / 26)

加入书签

新制的农具被发到各县,再分配到村镇,因为数量不够分到每户人家,官府便将每十户人家化为一个里,选出一人为里长,由里长保管一套农具,这十户人家轮流使用,至于谁先谁后,这就由里长决定了。

虽然这样的做法会滋生不少问题,但官府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而且依顺王的意思,这些农具暂借给农户,等年底缴纳粮税时,十户人家都能全额缴足粮税的里则能得到农具的所有权,但凡有一户人家交不上粮,将没收农具,这么一来,就算有一两家农耕不积极的,也会有邻里督促着。

古代的连坐制度虽然有不少弊端,但在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期,连坐是最好的监督方式。

寇府里,田庄的总管事找到老太爷跟前,一边抹眼睛一边哭诉:“太爷啊,您说顺王是不是太偏颇了,我们眼巴巴地等着那新制的农具,荒田也开垦了几百亩,这……结果官府竟然说我们不是农户不能分到农具,甚至粮种也没得发,这不是坑人吗?那咱们开荒不白费了功夫?”

寇家名下的田庄很多,总管事是个矮小瘦弱的中年男人,背微驼,满面风霜,穿着朴素,走出去完全就是个农夫的模样,一点也没有管事的派头,但这个人,却深得老太爷的信任。

老太爷还没开口说话,一旁的老夫人不耐烦地说:“这农具不是王府制的吗?找骁儿去跟王爷要些来不就行了?咱们寇府的脸面连几把破农具都要不来吗?”

那管事一脸无奈,“老夫人不知,这农具是王府的,但官府发告示说,只有农户才能免费使用,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得出钱买,而且只能在外头买。”

“这是何道理?”老夫人作为特权阶级,从来还没想过有东西分的时候他们会排在农户后头。

“官府说了,这农具是资助贫农的,咱们算富户,不能与民争利。”

“什么叫与民争利?那些下等的贱民……”

“闭嘴吧。”老太爷阻止了老夫人的怨念,压低声音说:“你是老糊涂了不成,不知道王爷就住在一墙之隔的西苑吗?王爷重视农业,花自己的银子补贴贫农,这是好事,这新农具虽然是官府发下去的,但谁都知道是王爷的,他爱给谁就给谁,你找谁评理去?”

“什么一墙之隔?那西苑不是寇府的吗?王爷还住着寇府的宅子呢,这点小东西也不舍得给,我看他也是个忘恩负义的。”

老太爷让管事去找寇骁,这种事他肯定是不能出面的,他放不下那个脸。

管事先跑去军营找寇骁,得知他回城,又急忙忙跑到寇府,却听门房说将军并未回府,他傻眼了,这偌大的闽州城,他上哪找人去,结果不等他找,门房就小声告诉他,“将军最近都住在西苑,陈管事可以去问问。”

“将军和王爷一起住在西苑?”陈管事大吃一惊,有些看不懂这里头的关系。

“这话可别说是小人传给您的,老太爷和老夫人不让下人们传出去。”

陈管事心想:别是寇将军又和老太爷他们闹矛盾了吧?这种事也不新鲜,但以往寇将军都是住军营的,看来将军和王爷的关系匪浅啊。

陈管事走到西苑的王府门前,鼓足勇气上前问门房:“在下乃是寇府管事,有事求见寇将军,劳烦通传一声。”说完塞了个荷包过去。

那门房把荷包往袖子里一塞,冷冰冰地说:“寇将军说他不在,要找他明日请到军营。”

这话说的太明显了,寇骁这是不想见寇府的人啊,陈管事心里思量着,这次的矛盾闹的有点大。

126 你乐意就好

等陈第二日找到寇骁面前,将来意说明后,寇骁却直接反驳了,“新式的农具很早以前王爷就命人张贴图纸出去了,铁匠铺里有售卖,既然王爷说不能送给我们,那就派人去买就是了。”

陈管事脸色难看地说:“将军怕是不知外头卖的农具的价格吧?依咱们寇府的土地数量,要买得花好几百两银。”

寇府原本也有铁匠,但前几年寇家军实在过的艰难,寇骁便将府里的铁匠全归入了军营,专门给寇将军打造武器去了,以至于寇府连根针都要外头买。

这种事还没法对外人说,毕竟寇家军姓寇。

“别在这儿磨蹭了,农具谈不上多贵,这点钱该花还得花,而且得抓紧,否则再过段时间有钱也买不到了。”

陈管事心里一惊,想想也明白确实如此,得不到农具的人家很多,而且这些人家拥有的田地也多,肯定是要买农具的,去的晚了,说不定真买不到了。

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拿钱出来买,王永连就是其中之一,他朝心腹下属抱怨道:“王爷这是何意,我王家虽是商户,但每年缴的税也是最多的,凭什么有好事就撇开我们?”

“可能是因为农具不够吧,南越的农户何止一万户,王爷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白送的,何况他之前还送给每人三两盐,光是盐,王爷就送出去了几十万斤,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老爷您敢想吗?”

王永连也被这个数字惊呆了,“你们说,王爷的盐和铁是哪来的?外头说王府有盐田,王爷会一种非常便捷的方法晒盐,但谁也没见过,也不知盐田在哪,如果真有,为何其他地方没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