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李旦的决定(1 / 2)

加入书签

黑齿常之手中可以调动十几万的兵马,本可以左右整个帝国的命运。

平日里这些人都听命于他,而且有了外族作乱之时,也都纷纷出兵响应。

但是现在,当他真的想要出兵之时,却发现并不像自己所想,原来李旦早就对他设了防守。

安北的十几万兵马,黑齿常之调动的兵马不超过五万。

朔州的崔智聅一直按兵未动,就是要牵制黑齿常之...

安北的骆宾王、陈子昂,以及幽州方向的曹仁师、张九节、张玄遇等人,他们各有士兵两万至三万不等,环伺周围,虎视眈眈。

黑齿常之行军打仗了大半辈子了,一下子便看出了自己的处境。

他又通过李旦灭了吐蕃的策略手段,知道了李旦的军事能力绝对在他之上。

所以黑齿常之思来想去,也不敢贸然行动,选择了观望,哪一方都不表示支持,再进一步观察朝堂上的动态。

在观望之时,也没有及时发兵去迅速掐灭契丹之乱,丧失了大好的时机,这也是契丹快速坐大的另一个原因。

李旦发动政变之后,黑齿常之按兵不动,李旦也知道他是在观望不动,李旦能理解他的心情,并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

但是契丹作乱之后,黑齿常之眼看大唐城池被攻陷、国人被屠戮却依然按兵不动,这便让李旦恼火了。

“亏你黑齿常之还号称大唐第一名将,岂能因私欲而置国家与百姓而不顾,难不成不知道国之重臣必以国事为重的道理。”李旦十分不爽。

在李旦看来,任何时候个人私欲都不能驾驭在国事之上。

李旦当机立断,立即吩咐道:“范大夫,你与右鹰扬卫将军李湛带着一队千牛卫前往安北大都护府传旨,擢升黑齿常之为骠骑大将军,即刻带着他返回洛阳...命崔智聅接任其安北大都护府都护之职...”

“黑齿常之若胆敢反抗或是表现出犹豫...直接斩杀...”李旦眼神之中掠过一丝杀气,冷冷的说道吩。

李旦所言的范大夫便是范云仙,已经被擢升为银青光禄大夫。

而李湛原是千骑的副将,在平息苗神客等人的作乱时,表现出色,李旦将其擢升为了右鹰扬卫将军,现在两人都算是李旦的心腹。

骠骑大将军是从一品的官阶,地位仅次于正一品的三公,但是个武散官,并不掌兵。

没有了士兵的将军那还能叫将军么,黑齿常之算是被变了相的解除了兵权,只是这顶官帽给的更高,由从二品直接跨越两级,到了从一品,这样的安排,让黑齿常之与旁人也无话可说。

范云仙与李湛领旨而去。

两人走后,李旦拧着眉头,捏着下巴,在殿内踱着步子。

一边思索又让人拿来地图,仔细研究,然后突然站定,然后快步走到御案前坐定。

内给事高延福见状,连忙铺开纸,递上笔,又在一旁研墨伺候。

李旦接过笔,奋笔疾书,没有任何的停歇,一连写了十几页。

每写完一页,高延福便小心翼翼的接过,耐心的吹干。

等到全部写完,李旦直起身来,对着高延福说道:“加上印玺,立即用蜡封起来...八百里加急,急送给幽州驻军将军曹仁师。”

见李旦说的紧急,高延福不敢怠慢,连忙跑起来去办理。

幽州的常备驻兵有三万人左右,连上周边的府兵,差不多能达到四到五万人。

曹仁师现在是幽州驻兵的将军,张九节和张玄遇是副将。

这三人都是李旦在幽州当都督时候提携的,也都跟着李旦参与过对后突厥的诸多战役,早已被李旦的运筹帷幄、用兵如神而折服,也跟着李旦学到了很多战术理念,几人算是李旦的绝对心腹。

对待契丹叛乱这件事,若是搁在以往,朝廷多是自京中派遣南衙诸卫的某些将军,率兵前去征讨。

大军集结出发,然后再赶至战场,已经月余时间。

对于此时的人而言,这样的速度可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李旦而言,这样的效率太低了。

等大军赶到地点,契丹早已经形成气候了。

兵贵神速,及早掐灭契丹的势头,这是李旦所考虑的。

所以李旦这一次并没有选择让诸卫将军领兵出征,而是一反常态,直接选择让檀州附近的幽州出兵平乱。

李旦之所以敢这样做,一来是因为幽州兵是李旦一手调教的,李旦再熟悉不过,作战能力并不比中央禁军差,而且还配备有数量不菲的流星连弩和炸弹。幽州离着檀州不过一百五里的距离,大军急行的话,三四日便到,战机不会失去。

二来是因为契丹刚刚作乱,时间不久,气势未成,想要依附的部落并未完全赶到,所有人马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五万人,人数与幽州兵相当,但是武器盔甲等装备比之唐军要差上一截。

综合评判,幽州兵比契丹还要强上一些。

以往打仗,大唐凭借着几十万的大军,精良的武器装备,压倒性的优势对付边境少数族裔,相当于是群殴对方。

但是即便如此,有时候依然不能完全取胜,或者是完全消灭对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