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三章 赚了一点(1 / 2)

加入书签

先拍张国师的戏。

姜闻捧着剧本直摇头,嘟囔道:“词儿不行,弱,忒弱。”

“怎么就弱了?”

陈保国牛轰轰的,见了老姜也怵。

这人有一种天生的压迫感,经常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和底气,除非直接比他高一层面。

“你看啊,白景琦要整孙家,来贿赂府台。干巴巴聊几句,二十万两银子出去,没劲。有来有往,每句话都不掉地上,这叫好台词,咱改改。”

“这个……”

陈宝国犯合计,郭保昌那边拍上了,连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

正此时,许老师晃悠过来,“怎么着,听说有人要改词儿?”

“得改,不然戏不好。”姜闻硬气。

“你俩进屋抠去,别耽误事儿。”

俩人进屋了。

许非转到另一边,只见侯咏掌镜,田壮壮执行导演,张辉军剧务,还有个何群虎视眈眈……

里面布置个行宫内景,宫女太监站在一旁,赵奎娥饰演的慈禧上座,张国师演的李莲英垂首伺候。

郭保昌也扮上,像模像样道:“上次所献八宝成药,乃京城百草厅白家老号所进……”

“白家到底犯了什么事儿?”

“误下甘草,嫔主子归天了。”

“我听说白家是冤枉的,不是叫你查过么?”

“这事您没叫奴才……”

拍了一小段,都觉着张国师演的差点,但不好意思说,反正来客串的。

正接着拍,忽听一人喊:“停!”

“李莲英注意一下,你这太监比老佛爷谱还大呢。”

“……”

大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有人起头,他们也敢说了。

“李莲英演技差点啊,我就没见过中气十足的太监。”

“过于阳刚了。”

“好歹拿过东京影帝呢,让大伙见识见识。”

这么一嚷嚷,张国师也不好意思,忙道:“对不住啊,我是有点没入戏,再来一遍?”

“来吧。”郭保昌乐道。

于是又拍了几条,表现明显好多了。

搞定这边,转场去那边。

特娘的姜闻和陈保国才出来,都挺得意。

“改好了?”

“好了,不改不知道,一改真叫妙。”

郭保昌接过,嚯,比原来多出两倍,“这词儿好,不过跟说相声似的,注意点分寸,别整的太诙谐。”

“得嘞,您瞧好吧。”

又开始拍。

“给我派了一万两的军饷。”

“我替您垫办。”

“我还欠了三万两的债。”

“我帮您还了!”

“我家老太太就爱吃你那一口泷胶。”

“打今儿起,我包圆了!”

“我太太非要修祖坟。”

“祖坟我来修!”

“我儿子好赌,一宿就输了三万多两。”

“大侄子的事儿,我管!”

“我穷有穷志气……为官嘛,你得清廉啊,不能让老百姓戳咱后脊梁骨啊……二十万两银子,我把事儿给你办了!”

“哈哈哈!”

“好好!”

一镜到底,连倍儿都没打,一帮大佬齐齐称赞。

嗬,老姜对着许非这个睥睨,这个霸道,这个居高临下。

许非懒得理他,等晚上收工,请大伙吃了顿饭。除了侯咏、田壮壮,余下连夜离开,真若挥一挥衣袖,留下一地热闹。

此后几天,《大宅门》屡见报端。

更有陈楷歌、李雪建、宁婧等大腕客串,那三个剧组已经麻木。

又有人撺掇许非演个角色,许老师才不演,但也想露一小脸,遂跟郭保昌商量,在片头做点文章。

郭爷想做一段水墨画片头,打上制作名单。

如果观众留意的话,当出现“编剧&导演:郭保昌”字样时,是一个男人跪拜在门口的画面。

因为他母亲不想把这些“家丑外扬”,郭保昌还十分想拍,觉得愧对亲人,于是萌生这么一个想法。

他母亲已经去世了。

而许老师见缝插针,自己挂的是“总监制”,也想画只小人在里头,就当是自个。

这叫设(不)置(要)彩(逼)蛋(脸)。

……………………

象山产海鲜,不在新桥,在石浦。

眼下暑热渐消,正是海货变肥的时候。大清早,一艘中等规模的渔船离开码头,出海撒网。

这艘船非常不同,搞了个休闲舱,桌椅沙发都很讲究,还有小厨房。

甲板上,两个雇来的渔民低声议论:“那人是啥来头?”

“听说是京城的大老板,爱吃海鲜,吃好了给咱们投资。”

“投资啥?这地方能干啥?吃饱了撑的,花钱买这……哎,我看那女人好,又有钱又漂亮,这要是给俺……”

“咳咳!”

一人咳了咳,那人瞅瞅站在舱外纹丝不动的几个保镖,悄悄啐了口也不敢再说。

过了会收网,哗啦往上一摔,什么虾潺、墨鱼,小梅鱼、白蟹、海泥鳅……满满登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