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章 作精继妹的六十六天(2 / 4)

加入书签

了许多年,看教材的用处不大。

但自己的女儿有心要上进,宋含章自然是大力支持,担心宋瓷看不懂教材上的知识点,他并没有随便给宋瓷寄教材,他特意找到自己的同事,从同事那里拿到了往年教书时使用的各科初中教材和教案。

既然是老师,宋含章当然也认识高中的教师,他又一户户登门拜访,拿到了高中的各科教材。

他把这些教材准备好,同时又给宋瓷寄了两套以前没有用过的教材。

包裹寄到邮局,几摞书堆的高高的,周末休息的时候,江恂把包裹拿了回来。

看到那些教材,宋瓷露出笑,不愧是她的亲爸,宋含章寄来的那些教材,可太有用了。

新教材上空无一物,但那些老教材可是个"宝物",别看封面破损了,纸张也泛黄了,但每一页上面都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那些重点和难点也被勾画了出来。

宋含章的那些同事,可都是教书多年的老教师,这些教材,是他们多年凝聚下来的心血,有这些教材在,宋瓷和江恂复习起来能少走不少弯路,也更节省时间。

不过,这些教材对宋瓷和江恂有益处,对别人来说自然也有用处,即便是宋含章出面,除了语文外,其他的学科他也只弄来了一套。

宋瓷商量道∶"只有一套,你平常在家的时候,我们两个在一起复习,好吗?"

江恂戏谑地道∶"不用问我,我当然是肯定的回答。"

谁能拒绝和心上人在一个屋子里学习呢?

宋瓷脸微微一红,嗔了他一眼,"不许胡说八道!"

冬天地里没有多少农活,宋瓷有大把复习功课的时间,可没过几天,她和江恂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一个只读了半年的高一,一个压根就没上过高中,即便教材上把知识点写的很清楚,但很多他们根本就看不懂,有些地方,看是看懂了,可做题的时候,他们又是一头雾水。

倒也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自学成才的人本来就是少数。

宋瓷蹙了蹙眉,"江恂,我们需要找老师补课。"

语文、政治等学科问题不是很大,但物理、化学和数学这些,并非死记硬背就可以琢磨透的。

翻开物理和化学教材,宋瓷看几眼就想打瞌睡,下乡之前她读过高一,读高一的时候,宋瓷就很清楚自己不擅长理科,参加高考的话,她也肯定是要选文科的。

如果宋瓷在北市,她倒是可以请宋含章的同事给她补课,可是,眼下她在乡下,距离北市千里之遥,在乡下要找到一个可以补习的老师,并非易事。

望着宋瓷皱起的眉头,江恂想了想,"我认识一位教高中数学的女老师,她就是咱们村里的人,但她大多时候都在公社住,你找她补课的话,需要骑车去才行。一天两天还好,可现在天这么冷,经常去的话,你可以吗?"

宋瓷轻咬着唇,乡下的冬天冷得要人命,她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待在炉子边取暖,即便是骑车去公社,来来回回加起来也要一个多小时,到地方的时候,估计她整个人都要冻僵了。

这是件很受罪的事情,她完全可以等开春暖和了再复习,可是,浪费两个月时间的话,耽误的可能是她的一辈子。

宋瓷下定决心,"可以!"

"你不是说你读初中的时候也是天天走去公社的吗?你都可以,我当然也可以。"

眸里闪过一抹意外,江恂没有想到宋瓷备战高考的决心这般坚定。

江恂道∶"那位数学老师姓李,李老师为人和蔼,又和咱们是同乡,明天我们就去拜访她,她应该不会拒绝。然后我们再让李老师牵线,给你找一找其他几科文科的老师,这样的话,你每次去公社,可以补习一整天再回来。"

宋瓷点点头,"只要把数学解决了,其他几科问题不是很大,语文的话,等我过年回家了,可以让我爸爸帮我补课。我的事情是解决了,那你呢?你要选文科还是理科?"

江恂道∶"应该是理科。"

与宋瓷截然相反,他明显对物理、化学书上的内容更感兴趣。

宋瓷担心地道∶"那你还得去军工厂上班,你怎么复习啊?"

江恂沉吟片刻,"我帮过军工厂工会一位同事的忙,那位同事的伯父是县一高的老师,姓王,我掏些补习费,如果可以的话,晚上下班了,我去王老师家里补课。"

宋瓷叹了口气,"不过,这样一来,光补习费都要很多钱了。"

宋瓷有些歉疚,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江恂挣钱很不容易。

如果明年恢复高考了,那么现在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可如果明年没有恢复的话,她可是要把江恂给害惨了。

江恂平常确实很节省,比如,为了省钱,他可以天天吃野菜团子,也可以饿着肚子不吃饭,但他对于某些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