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侧写师26(2 / 5)

加入书签

结果两人从沙发上滚到了地毯上,瑞德抱着她小声说道:“我不想你走。”

“嗯。”林莱伸手将他落下来的一缕头发掖到了耳后,“我会想你的。”

至于蜜桃味的安全套有没有用光?

这个嘛,浪费是可耻的。

·

·

林莱回到纽约后,就开始全力调查那起奇怪的连环灭门案。

1972年的莫里斯家灭门案,因为时代太过久远,不是最佳着手案件,于是林莱就将大部分目光转移到了发生在2003年的朗德家灭门案。不仅如此,林莱严重怀疑不止这两起灭门惨案,于是就放宽了搜检时的年份上限。

结果还真的在《西雅图时报》数字化的往期报纸上查到了又一起高度相似的案件。

它发生在1945年,地点位于华盛顿州康纳镇,那是距离西雅图不远的一个小城镇。同样的父母死在自己的卧室内,将近十岁的女儿不见了踪影。这起惨案在当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所以《西雅图时报》才追踪报道了它,直到半年后,当地警局声称找到了凶手,可很快就被打脸,导致最后它就成为了一起随着时间流逝被埋葬的悬案。

可这就更奇怪了。

因为从1945年,到2003年,这可是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啊,就算最开始的一个凶手在作案时只有二十岁左右,那到现在也就要八十岁了。那他是不可能迅捷地制服处于壮年的被害人的,那么这样高度相似的案件,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老师带徒弟?然后徒弟再带徒弟?

可问题还是原先的问题:

1.这样凶手不止一个人的作案团队,是如何多年来都团结一致,没有起内讧进而让警察追查到他们行踪的?

2.为什么间隔时间这么久?就像是隔了一代人一样。

3.他们带走小女孩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是培养她成为“徒弟”?

带着这样的疑问,林莱赶往了北达科他州一个叫昆西的城镇,朗德家灭门惨案就发生在这里。

他们的房子至今还没有迎来下一个住户,还保持着当年惨案发生后的样子,当年的警戒线经过这么多天的风吹日晒,还是能依稀辨认出来的。

林莱在外仔细观察了下朗德家,发觉他家比较偏僻,最近的邻居都在半英里外,加上中间郁郁葱葱的灌木丛,即使是深夜朗德家传来异常的响动,邻居都很难听得见。

那就更不能指望找到什么证人了。

林莱之后进入了警戒线内。

朗德家已经变得有些荒凉了,林莱还突然发散了思维,想起了《红龙》这本书中,能够代入凶手思维的前FBI探员威尔·格雷厄姆,被老上司重新请回来破案,就是破解连环灭门惨案。他在仔细观察过几家被害人的房屋构造后,通过一家不久前换过新门锁,可凶手却没能发现,意识到凶手不是在附近跟踪被害人,而是通过其他手段,即通过家庭录像带,才进一步锁定凶手的。

林莱突然愣了一下,因为她同样意识到她如今遇到的灭门案件,警方都没提到过被害人的门锁有被撬过的痕迹,所以警方还一度怀疑过是熟人作案。

林莱于是就额外关注了下朗德家的门锁,只是当年的痕迹已经被覆盖了,她觉得自己得回去好好翻看下案宗,然后戴着手套,无比熟练地撬开了锁,没有留下任何暴力打开的痕迹。

林莱:“唔。”

林莱脑海里闪过什么想法,不过没有抓到,而是等到后面她再重新捋顺这起连环灭门兼诱拐案时,她才重新抓住这个线头。

这时的林莱对连环灭门案,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多亏了发生在2003年的朗德一家灭门惨案,因为这时的刑侦与犯罪现场调查体系都比较成熟了,因而留下了许多可供林莱进一步还原案发经过的“碎片”,林莱只需要对这些“碎片”进行筛检后拼图,最后一步是需要借助到电脑和他们研发的图像处理系统的。

老欧文看了都觉得时代果真不同了。

而在进行案发经过模拟时,林莱最开始的是套用了师父与徒弟二人作战的模式,然后她很快就意识到她先入为主了,于是再仔细看了下验尸报告后,沉思半晌后又加入了一个嫌疑人。

而且还随着模拟中血液喷溅痕迹越来越贴合实际情况,这个嫌疑人的身高越来越低,年龄也越来越小。

到了最后,这个嫌疑人的年龄段,变得和所有灭门案件中失踪女儿的年龄段一致了。

林莱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出现在灭门惨案中被残忍杀害父母身上的刀痕——一部分痕迹显示嫌疑人老练,力道狠辣,另一部痕迹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那是一个新手且力气弱小。

那后者可以是一个女人,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孩子。

如此一来,案情逐渐明朗了起来。

这确实是师父带徒弟,还是狮子带着幼狮捕杀猎物,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另一个可以保证彼此不会背叛的纽带:

血缘关系。

还是一代传一代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这样子。

然而这还不够,因为案发现场还有一个成年嫌疑人,这个人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