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一十一章 低成本的小车(1 / 2)

加入书签

以前国内一穷二白的时候,没有工业底子的我们是如何造出飞机火箭?

答案是靠人。

手工DIY战斗机,用一双手加扳手等简陋的工具把火箭的一个个零件都给做出来。老一辈华夏的技术师傅们凭借着精湛到让人惊叹的技艺,完成了国外需要借助高精密仪器才能做到的事。

算一算年龄,赵金聪从原本的厂子里聘请来的那些老师傅们,不正是那一代人?

或许他们在职称上没那么高,于技术上也差了那么一点,但谁都不能否定他们的能力。有实力的老师傅们齐齐发力,从无到有的造出一辆车来还真不是问题。

问题只在于这辆车的技术是不是我们自己的。

如果是,那它就能商用,可以拿到市场上卖钱,等赚了钱之后来支持厂子的运转。

反之,那就没必要说了。

这也是很多华夏的厂子明明有那么一批有技术的工人,却在未来纷纷倒闭的原因。

等华夏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就得按照国际规则来,你用了人家的技术就得有人家的技术授权,否则你的商品要是敢上市,就等着被人找麻烦吧。

前车之鉴在此,教训很深刻,许昂这才一再叮嘱过赵金聪,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拥有,不能让人有卡自己脖子的可能。

从现在来看,赵金聪是记住了许昂话的,不然他不会特意说核心技术是我们自己的这样的话。

目测了一下那辆能用太阳能充电的四个轮子的电动车,许昂发现车身的的设计有点问题。

他问赵金聪:“这车的设计是怎样的想法,作小型汽车?你看这长度和高度,比起正常的汽车标准来明显小了一圈。我要是坐进去身体都舒展不开,开车的时候腿还得蜷着。”

车小,车身内部的空间自然不可能大,事实上还很紧张,给许昂的感觉是日系车。

要不是这车是赵金聪开来的,而且赵金聪还在为自己介绍,说是晓晓电动车研发的新车型,许昂会直接把它当做日系车处理。

以为许昂是对新车的设计不满,赵金聪忙解释:“这车的确参考过甲壳虫系列,毕竟那车型在米国也好卖。我们就想着既然米国人都能接受,国内的消费者没理由不能接受。毕竟两厢一比较,米国人吃得比我们好,身体发育比我们好,他们普遍比我们高壮,他们都能开那样的车,我们更不会不适应。”

这话……怎么说呢,似乎也没毛病。

老米那边由于食物供给,尤其是牛肉方面的供给比此时的华夏强出很多,导致他们在身体和身体发育方面比国内强。

在这个年代国内个体能有一米八的其实占的比例很少,超过一米八的更少,可在老米那里则很是寻常。

“老板您觉着里面挤,是因为您的体型的缘故。其实换了国内的绝大多数消费者,他们并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说这话的时候赵金聪声音都低了三分,他很担心这话惹许昂不快。

老板没想到,你想到了,你还要当着老板的面指出他的疏忽,这事弄不好就得穿小鞋,遇上气量小的还会让你卷铺盖滚蛋。

以赵金聪的性子他本来是不会说这话,但他觉着这事其实很容易看出来。若他现在不提出来,等一会儿许昂自己意识到了,怕是会成为他的减分项,他这才硬着头皮说了这话。

经赵金聪一提醒,许昂也确实意识到了自己没考虑周全的地方。

国内现在有多少有他的身高,又有多少如他一样壮实,两项中的一项都很少有人达到,更别说两者兼备。

“说的有道理。”许昂问赵金聪,“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要参考日系车,把车做得这么小。如果只是为了减少电量消耗,让它多跑几公里的话,理由可不充分。”

许昂记得自己的太阳能充电技术给实验室的虽然是他简化过的版本,比起黄金游轮号上的那套能力供给系统来差了不只一代,但有了它之后,只要不是连续开三五个小时高速的那种,与此时国内流行的普桑可没多大差别。

“省钱。”

赵金聪的答案也很简单,短短两个字道明了一切。

车造得小,用的材料就少,陈本就低。而成本低了,在价格上就能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也能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赵金聪告诉许昂:“老板您是不知道,这车的成本可低。由于都是用的自己的技术,生产线也是自己的,不用花大价钱给老外技术费,光是这一块成本就节约了三分一到一半左右。整辆车别看小,我们做过测试,比老外高价卖我们的那些车可结实得多。”

关于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那车的骨架用的钢材配方是赵金聪用自己的门路从一家国内的兄弟厂买来的。

那厂子以前可是给部队做过活的,里面的其他技术不知道,但赵金聪买下的这份配方却是绝对顶尖。

军工和民用,品质上从来不在一个档次。

也就是人家效益不行,厂子在改制中要被合并,而工人们在对未来的担心中需要安抚,尤其是把之前拖欠的工资给结算掉需要钱,这才让赵金聪在一片纷扰中找到了机会,不然哪来的这好事。

“用了这材料做架子,我们的车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