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要买就趁早,以后可买不到(1 / 2)
对于商人和官员来说,今天就是一场鸿门宴。
但是对于科学院的研究者而言,今天却能够听到很好的消息。
慈善基金会的建立,对于科学院日后的发展,自然是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而且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正好科学院自始至终都很缺人,并不建议更多的人投入到相关的研究领域。
科学院的院长李平在现场虽然没有发声,但心底里早就已经乐开了花。
看着在场的其他人没有说话,朱桢早就已经猜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说是赚钱的买卖,恐怕这些官员和商人们早就已经抢的头破血流,巴不得能够建立起合作机会。
可现在相当于要让他们拿出真金白银来花销,而且还没有后续的收入回报,这又怎么可能?
朱桢连忙开口:“大家可以仔细想想,若是参与到了这一次的慈善基金会,对于大家的名声提升会有大大的帮助。”
“而且慈善基金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所以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就看你们自己。”
但凡是加上了一些定语条件。
人们的想法就会发生改变。
而且朱桢说的也没错。
现如今,大明的发展会变得这么好,主要的功劳当然是归功于朱桢。
起初来到武昌之后,他就大力发展科学院与医学院。
使得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部门已经成为了大明科技发展以及医疗发展最重要的支柱,没有之一。
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科学院和医学院,大明现在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绝对还会停滞不前。
到时候,大明经济不会发展的这么好。
也更不可能会有各个藩王海外就藩的迹象。
此次慈善基金会,是朱桢主动发起。
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合作中,自然能够给其成员带来不小的名誉。
对于官员而言,这可是相当大的诱惑。
但凡任何当官者,自然都希望能够从百姓的口中听见对他的赞美。
因此,名誉的提升尤为重要。
而对于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虽然是赚钱,但口碑也不容小觑。
若是一个人的口碑良好,与他做生意的人自然会更放心。
但若口碑极差,这生意恐怕也就做到头了。
经过再三的思索,现场还是有人愿意加入到这一次的慈善基金会。
“我愿意加入基金会,希望咱们的科技事业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说话的人是在武昌任职的官员。
反正只要能够与朱桢交好,不管做什么都可以。
重点不是做什么事,而是谁要做。
只要搞清楚了这一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结。
紧接着,便有很多人纷纷举手表决,大家都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活动中来。
虽然会花些钱,但也能够为自己挣些名声。
而且是和朱桢一起合作,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百姓不管质疑谁,都不可能质疑朱桢。
在众多的藩王当中,也就只有朱桢拥有如此待遇。
与此同时。
正在宴会上的王安在看见这样的场景之后,整个人都惊了。
没想到朱桢的号召力居然如此强。
这才说了两三句话,就直接俘获了很多人的心,引得众人都愿意跟他一起合作。
不过仔细想想。
这可是朱桢!
在大明拥有这样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在众多的藩王内,朱桢的人缘本来就不错。
至少现在,没有谁会傻到愿意跟朱桢当面对着干。
就在大家纷纷举手表决结束之后,王安主动站了起来。
他面向朱桢,道:“王爷,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王爷能够同意。”
王安的发声,让在场人都很疑惑。
刚刚才结束了一场令人有些揪心的活动,现如今王安又跳了出来,这是准备做什么?
在场的人都知道,王安和朱桢之间是亲戚关系。
那么他说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代表了朱桢,又或者说本身就是朱桢的意思。
众人将所有目光都放在了王安的身上。
“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朱桢也不知道这个小舅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不过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应该也不敢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我认为以后海上贸易乃大势所趋。”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经济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商船出海。”
“不过现在武昌的船只都是官家的,并没有民用商船。”
“所以我们造船厂想要开展民用商船的买卖业务,这样也可以促进海上贸易的大规模形成。”
“如果有需要,最好是可以提前预定。”
“毕竟现在造船厂的产量还没有上来,恐怕日后等真正需要的时候,想买都买不到。”
此话一出,瞬间就引起了一阵热议。
王安说的没错。
日后,海上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