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东线危局(1 / 2)
“我们要面包!
我们不要战争!
我们不想饿死……”
急促的警笛声突然响起,圣彼得堡的大街上,涌现出大队大队身穿绿色笔挺军装的近卫军,他们背着火枪,手里拿着棍棒冲入游行示威的人群中就是一顿猛揍。
如果有人反抗激烈,甚至会有近卫军士兵掏出刺刀捅人。
大街上原本挤满的穷困圣彼得堡市民顿时一哄而散,面对军警的联合行动,他们毫无反抗力,就跟之前数次游行示威活动一样,除了留下一地血迹,有几十上百人被逮捕外,毫无意义。
然而,这种游行示威却成功让圣彼得堡中,填不饱肚子的人心中的怨恨不断增加累积。
当然,上面高高在上的亚历山大一世不在乎下面屁民的想法。
他此时正面对前线的战报焦头烂额。
“该死!
查理他到底在做什么?!
为什么奥地利会有十个主力师的部队进入东线战场!
不是说法西帝国在西线战场取得了巨大的优势,连那个什么自由之翼领袖都被诛灭了么?
西线战场不断取得优势,同盟军怎么会有十万大军支援东线?”
亚历山大一世恼火的对面前站立的内阁大臣们呼喊道。
不是亚历山大一世脾气不好,而是他面前的战报让他十分火大。
由于东线战场的敌人突然多出来了十個师,也就是十万多人的主力部队,结果就是原本还能勉强维持的防线,一天之内被连连突破。
现如今,基辅防线崩了,重要的战略城市基辅沦为了奥地利军队的前线总指挥部。
维尔纽斯防线也崩了,十几万俄军如同被赶鸭子一般,疯狂向后逃窜……
前线巨大的失败不仅仅让俄军损失惨重,还动摇了后方继续打下去的决心。
大量重要城市爆发了民众游行示威,协约国跟同盟国持续了两年的战争,让本就物资不够充沛的沙俄帝国雪上加霜,城市内已经出现了成批饿死人的迹象。
讽刺的是,市民阶层有不少人饿死,但农奴饿死的却不多。
一方面,因为农奴大部分都被强制参军上了前线,沙俄帝国再落魄也不可能让当兵的饿死。
另一方面,被大量征调农奴的各地杜马贵族们,手里劳动力紧缺,自然不会任由农庄里的农奴继续饿死,不惜成本的供应稳定的饮食。
农奴被贵族视为私有财产不会饿死,但市民阶层和乡野间的自由民可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战争的成本大半都压在市民阶层和自由民阶层身上。
为此,导致绝大部分自耕农破产,不得不迁徙到城市里寻求工作解决吃饭问题,要不就是卖身为奴。
然而,沙俄帝国的贵族们也在为战争源源不断输血,他们的资金和物资也不算充沛,自然不可能大规模购买农奴。
所以,城市仍然是吸纳自由民自耕农的主要场所。
但城市里的市民阶层都被战争重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涌入的自由民和破产自耕农怎么可能赚得到钱?
别说赚钱,连吃饱饭都变成了奢望。
于是,在罗马教廷重金支持下的罗斯皿煮阵线仿佛烈性传染病一般,在沙俄帝国的所有大城市内快速扩散。
罗斯皿煮阵线吸引成员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先用食物勾引填不饱肚子的人入门,然后再不断给他们搞传销式洗脑,不断拉人入伙,以此来壮大自身。
这种模式扩散速度非常快,唯一的难点就是需要资金支持。
这也是之前罗斯皿煮阵线的规模始终无法扩张的原因,现在有了罗马教廷这个财大气粗的金主支持,最后的短板被弥补,马斯克回归沙俄帝国后,罗斯皿煮阵线立刻坐上了发展的高速列车,扩张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但沙俄帝国高层都被战争吸引目光,一时半会竟然忽略了城市阴影角落里不断膨胀的革命组织。
马斯克建立的罗斯皿煮阵线是一个集权革命组织,上下阶级有着严密的划分,这保证了罗斯皿煮阵线的组织严密度非常可靠,并且不会因为几个骨干分子被逮捕就导致一座城市的分部崩盘。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沙俄政府剿灭和遏制罗斯皿煮阵线的难度。
“陛下,西线战场的同盟国损失惨重,他们不得不放弃快速结束西线战局的奢望,将大量精锐部队抽调到东线战场。
但这种情况维持不了太久,西线战场的法西帝国统帅法提斯正在快速稳住阵脚,源源不断的援兵正在斯图加特汇聚,只要我们坚持住几个月时间,法提斯就能发动新一轮的总攻。
到时候,大量主力被调到东线的奥地利,很可能连维也纳都守不住。
只要法西帝国拿下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就会面临崩盘的风险,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权威也会被大大削弱。”
这个世界的欧陆战争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一个国家的首都一旦被外敌占领,这个国家的贵族军官和底层士兵就会丧失大半抵抗的士气。
如果这时候占领首都的入侵者允诺可以让战败者成为附庸国,保留部分自治权,剩下的军队甚至会立刻放弃抵抗投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