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1 / 2)
大臣们都低下了头,王丞相眉头紧皱,这是让谢楹又立了一回威了!
谢楹道:“退朝吧。”
大臣们脸上不满,在看见谢楹连杀了两人之后,却也不敢说什么了。
王丞相又看了一眼小皇帝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圣上还是太小了,国将不国啊。
让女子可参加科举,这位太后娘娘到底想要干什么?
现在大臣们倒是不担心有女子能考中科举,多少学子几十年苦读尚不得出头,一个女子平时会些诗词歌赋就算才女了,怎么能和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学子们相争?
可也有人想,万一有女子考中了呢?难道太后娘娘要给女子授官?那时必定人心浮动,天下要大变了。
官学的推广受到了各地贫寒学子们的称颂,只是有不少地方连一个女学生也收不到。
富贵之家自会在家聘请先生,平民百姓家的女孩儿都要在家干活,就算官学只收极少的束脩,又有几人舍得送去?都去读书了,家里的活谁来干?
女学生招不满,不少名额都被男子占去了。
谢楹按着眉心,此事非一时一日之功,也只能慢慢来了。总有人愿意来读书的,等有女子考中为官,天下人就知道女子读书的好处了。
京城的官学反而办的比较顺利,知道女学生难招,不少想要讨好太后娘娘的官员狠狠心,让自家女孩儿去报名官学,人倒是招的齐了,只是不少人都在家里娇纵惯了,一时还适应不了学堂的风气。
谢楹听闻后亲自去了一趟官学,召见这第一批的女班学生。
“见过太后娘娘。”
看着这一群如花朵般鲜活的女孩子,谢楹有些晃神。
年轻真好啊,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果她当初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拼命抓住的。
再想起卫国公府的往事,好像已恍如隔世。谢楹摇摇头把这些东西从脑海中赶出去,“平身吧。”
有几个胆大的抬起头看偷偷看了谢楹几眼,太后娘娘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家中大人们说的那样威严,此时的神情很是温和,很快就让这些女孩儿心生好感。
谢楹笑问道:“你们都是自己愿意来读书的,还是家中逼你们来的?”
有些女孩儿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们中有不少都是被父母逼着来的。
一个看着年纪大点的女孩道:“娘娘,我是自愿来的。”
谢楹看着她:“你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臣女姚琴。”
姚琴在京中有才女之名,谢楹也隐约听过这个名字。
“姚琴?好名字。你为什么想来读书?”
姚琴抬起头,目光灼灼:“娘娘不是说凡通过官学考试结业者,皆可参加科举吗?臣女想和兄长一样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其他女孩子们哇的一声看着姚琴,有人就问道:“女子真的能参加科举吗?”
“我们要是考中了,也能当官?”
谢楹等她们问完了,才道:“这是哀家亲口下的命令,圣旨已出,你们还担心什么?”
“科举多难啊,我们能考中吗?”
谢楹道:“还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能?你们觉得自己比家中兄弟们差吗?”
能送来的都是通文理的,这些贵女都摇了摇头,叽叽喳喳道:“我祖父说我是家中最有灵气的。”
“我弟弟是个笨蛋,天天被先生骂哭。”
“我家也是,父亲常说我要是和哥哥换一换就好了。”
“先生常说可惜我是个女孩儿。”
谢楹笑了笑,“等你们考中科举,你们家中的长辈就不会可惜了,还会以你们为荣。”
这些女孩子顿时被谢楹所说的场景吸引住了,一个安静坐在边上的女孩道:“我们当了官,要怎么嫁人呢?”
其他人都朝她看去,那女孩原本就红的脸一时更红了。
谢楹解围道:“这个问题挺好的,你们想必心里也有担心吧。”
都是这几年就要谈婚论嫁的女孩子,说没想过这个问题是假的,只是都不好意思摆上台面来说。
“哀家的妹妹谢微也嫁了人,如今也在朝为官。”
一个女孩道:“谢大人很厉害的啊。”
姚琴道:“我就是听说了谢大人的事迹,才想入朝为官的。”
可她是太后的妹妹,自然不一样,这些女孩子们没敢说,谢楹却看出来了。
“谢微以前都没读过书,是后面才苦读的,还不如你们呢。”
这些人摇了摇头,“我们怎么能跟谢大人相比?”
“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这些女孩们的眼中都有向往之意,姚琴道:“我想。”
“我的年纪比各位妹妹要大一些,不怕你们笑话,我本来到了要嫁人的年纪,家中也在给我张罗婚事。可我不想嫁人,嫁人之后,就再也不得自在之身,每日要侍奉姑婆。父亲和先生常说我的才学数倍于兄长,为何兄长可以参加科举,我却要早早嫁人,埋没这一身学问?”
从姚琴身上,谢楹似乎能看到当初自己的野心,谢楹微微一笑。其他女孩子明显被这一番话给震住了,过了一会才有人小声道:“可是女子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