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贵阳形势(上)(1 / 2)

加入书签

六月十九,节在夏至。 稀薄的雾气自鸭池河的江水中缓缓升腾而起,汇聚在低垂的穹顶之中,笼罩在不远处的城池上空。 已是到了一年中最为燥热的时候,纵然昨夜才刚刚下过一场雷雨,但空气中仍是干涩的很,没有半点湿意,为被困将近月余的贵阳城更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机。 城外密密麻麻的沟渠已是被暗红色的土壤尽数填平,不时便能见得残肢断臂毫无保留的散落在生硬的平地上,给予人莫大的心理压力。 府城外,破烂不堪的盾车及云梯等物零零散散的堆积着,就像是被榨取了最后一丝使用价值的奴仆,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无人问津。 原本巍峨壮观的贵阳城头也是千疮百孔,不少地方的墙皮已是脱落,稍稍靠右的城垛更是被砸开了一个大洞,令人触目惊心。 城墙内外,入目尽是干涸多时的血渍及人体组织碎片,于空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将目光放远,经历了将近月余的"拉扯",原本密密麻麻的夷人军阵也终于肉眼可见的"稀薄"了不少,营中随意分布的帐篷更是给人一种凌乱之感,就连于空中猎猎作响的大纛也显得有气无力。 "呜呜呜.." 不多时,凌乱不堪的营中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哭声,估摸着又是有身受重伤的夷人狼兵不治而亡了。 虽说此地狼兵围困贵阳城已是将近月余,但事实上,早在十天之前,"梁王"奢崇明便下令大军就地驻扎,再也没有尝试过攻城。 贵阳城虽说兵力空虚,但那新到任的贵阳知府孙传庭就像是从军多年的武将一般,竟是日日夜夜宿在城头,给予城中居民莫大的信心,先后数次瓦解了梁王想要强攻贵阳的念头。 数次强攻无果之后,梁王奢崇明只得听从水西将校的建议,一边保存实力,一边快马派人向水西大长老安邦彦求援。 只是天不遂人愿,还不待梁王奢崇明等到安邦彦的援军,却是等来了官兵的援军。 那些身着奇装异服,手持白杆的官兵们就像是神兵天降一般,突然乘船自鸭池河畔登陆,出现在他们的后方。 虽然官兵人数仅有数千,但架不住其养精蓄锐多时,兼之梁王麾下狼兵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此等形势之下,贵阳城外的两万余狼兵竟是眼睁睁的瞧着那数千官兵在为首将校的带领下,堂而皇之的进了贵阳城。 自此,梁王奢崇明便是彻底熄灭了心中关于一蹴而就拿下贵阳城,为自己长子报仇的野心,终日躲在营帐之中,借酒消愁,静静等待着安邦彦的到来。 他知道,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再也没有攻克贵阳城的半点可能了。 ... ... 贵阳城头的日月军旗之下,贵阳知府孙传庭负手而立,如鹰隼一般的眸子,死死的盯着城外空中"有气无力"的大纛,久久不发一言。 因为许久没有下过城头的缘故,他本就不算白皙的脸庞愈发黝黑,身材也是消瘦了不少,但整个人的气质却是愈发沉稳,举手投足间便是散发着一股生人莫近的威势。 与孙传庭并肩而立的,则是奉大明天子朱由检的命令,率领白杆军入川的京营副总兵黄得功。 自从他和马祥麟在叙州府分道扬镳之后,便是马不停蹄的朝着贵阳赶来,仅在重庆府休整了一日。 因为忧心贵阳战事以及重庆卫所官兵不堪大用的缘故,黄得功麾下的士卒除了三千精锐的白杆军以及自京中而来,这一路招募的千余名强壮之外,便只剩下于重庆府"精挑细选"的数百名精锐,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余人。 一路上,黄得功最为忧心的问题,便是如何突破夷人狼兵的封锁,顺利入得城中。 但当他领着麾下士卒于鸭池河畔登陆之后,才放心自己之前的想法究竟有多么天真,着实有些杞人忧天。 相比较野心勃勃的水西大长老安邦彦,不得不寄人篱下的"梁王"奢崇明可谓是锐气尽失。 虽然坐拥数万狼兵,但却拿兵力空虚的贵阳城没有半点办法,甚至还令得大军人心惶惶,士气萎靡。 以至于他领着麾下士卒行至贵阳城外的时候,几乎没有费太大的功夫,便是冲破了狼兵的封锁,顺利抵达贵阳城,为城中坚持许久的军民注入一针强心剂。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得功心中原本的不屑一顾也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浓浓的忌惮和凝重。 经过于孙传庭的交谈得知,城外的狼兵在数次强攻贵阳无果之后,便是选择了就地驻扎。 既没有绕道他处,也没有殊死一搏,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好似拥有十足的把握一般。 尤其是他领着麾下士卒进驻贵阳之后,城外的狼兵们更是再也没有半点"骚动",除了岗哨愈发活跃之外,其余狼兵均是于营中休整,养精蓄锐。 久经战阵的黄得功知晓,城外狼兵之所以按兵不动,一定是在伺机而动,等候援军,继而以狮子搏兔的态度,一举拿下贵阳城。 川贵战局已是持续月余,就连远在四千里之外的中枢都已经知晓,遑论云贵川三省中,消息流通的各地土司。 但尽管如此,除却云南境内的王弄山土司曾想云南巡抚上书请求平叛被拒绝之后,其余土司均是作壁上观,毫无反应。 毕竟,大明朝廷虽是露出了些许颓势,但仍是一头毫无争议的庞然大物,前不久又刚刚于辽镇挫败了如日中天的建州女真。 基于此等原因,各地土司自是不敢轻易"下注"。 如此一来,城外狼兵在等待的"援军"身份便是呼之欲出,放眼整个川贵,也唯有屯兵于永宁城的水西大长老安邦彦才有实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