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5章 章 彦成又改主意了(1 / 2)

加入书签

章彦成心下纳罕,“前日我还去给皇祖母请安,未曾听她提及景儿之事,怎的她老人家会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BR瑾娴也不清楚,“我是听嬷嬷说的,不管太皇太后说的是客气玩笑话,还是真心话,我都必须重视起来,提早防备才是。”BR章彦成忽然想起,前日他听宫人汇报,说是于夫人进宫看望过太皇太后,没多久太皇太后就有这样的念头,难不成是跟于家有关?BR不听他应声,瑾娴越发焦急,“彦成,我知道你还在忙,我原本不想催你,可太皇太后在打景儿的主意,我不得不早做打算,咱们先把孩子接回来吧!先下手为强,不给太皇太后留机会。”BR章彦成仔细一想,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好主意,“即便我把景儿送到撷芳殿,一旦皇祖母开口要孩子,你也没理由不给。”BR瑾娴顿生不祥预感,“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打算妥协?我说过,别的事我可以不争,但景儿必须由我抚养,我不会把他交给太皇太后!”BR一遇到与景儿有关之事,瑾娴便容易失了理智,章彦成温声安抚,“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你的想法不能妥善的解决问题。”BR“那要怎么做才能解决后患?”瑾娴都快急疯了,她已经等了那么久,眼看着景儿马上就要回到她身边,却又出了这样的事,让她如何接受?BR章彦成搂着她,轻拍着安慰,“你先别着急,容我想想。”BR瑾娴虽是他的贵妃,但在太皇太后面前,终究是晚辈,晚辈是不能顶撞长辈的。先前瑾娴就曾有顾虑,不敢与太皇太后对抗,担心以后在宫里的日子难过,是以景儿的事儿也不能让瑾娴出面拒绝,得拐个弯儿才是。BR思来想去,章彦成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人,他让瑾娴待在宁心殿,而他独自去见太后。BR宁心殿里头有很多奏折诏书,他若不在,她一个人待在这儿并不合适,为了避嫌,她先回了撷芳殿,临走前,瑾娴与他约好,一有消息就赶紧让人来知会她。BR“好,你且等我消息。”随后章彦成便去往寿康宫,与太后说起此事。BR太后得知此事,不以为然,BR“太皇太后是景儿的曾祖母,她要抚养景儿,身为儿媳,我哪有拒绝的立场?她不过是年纪大了,无法接受先帝的离去,想要个陪伴,这才想把景儿接去打打岔,她肯定会善待景儿的,你就放宽心吧!”BR方才瑾娴与他说起此事时,章彦成便觉这事儿很蹊跷,他思量了许久,终于猜出了太皇太后的真正目的,BR“此事没那么简单,皇祖母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于家,她肯定猜得到儿臣要对付于家,所以才故意将景儿拉到她身边,一旦我要动手,她就会拿景儿威胁儿臣。所以景儿不能去永寿宫,否则儿臣就会被掣肘。”BR在太后看来,动于连海可是大事,不能太心急,BR“前朝之事,哀家一个女人,本不该管,可眼下盛国蠢蠢欲动,于家的事不着急,要不你就暂缓一段时日,先别清算,等过段时日,太平了再做打算。”BR章彦成不禁起了疑心,“可是太皇太后找您说什么了?”BR太后微摇首,“她没提,是哀家自个儿琢磨的,哀家怕你内外一起忙,照应不过来。”BR那她也太小瞧他了,“母后,盛国这个外患一直都存在,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儿臣不能因为外患就不管内政。儿臣实话跟您说了吧!其实父皇在世之时,就曾叮嘱过儿臣,将来一定要清算于家,他碍于太后颜面不能做的事,儿臣应该替他完成,否则便是辜负了父皇对儿臣的信任和期望!”BR“你父皇真的这么说过?”太后无比惊讶,没想到先帝一早就在做打算,“看来他那个时候就打算立你为储君了!”BR父亲是何时下定的决心,章彦成无法断定,只能靠猜测,BR“当时儿臣以为父皇只是在考验儿臣的处事能力,现在想来,可能那时父皇就已有传位之心。他可能认为老二若是登基,大约会心软,不愿得罪人,不会解决于家的旧账,所以最终选了儿臣,希望儿臣能果决一些,实现他未能完成的遗愿。”BR章彦成搬出先帝做借口,太后再没理由拦阻,“前朝之事,哀家也不懂,那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BR“儿臣肯定会出手,景儿不能送去永寿宫。但皇祖母那边,儿臣也不能明着拒绝,儿臣需要母后您的协助。”BR儿子主意已定,太后自知劝不动他,也就不再拦阻,“你想让哀家怎么做?”BR母后松了口,章彦成这才道出他的计划,“您可以装病,就说头痛了几日,太医也查不出结果来,儿臣会请钦天监的人过来给您算卦,说您先是脚受伤,然后又头痛,流年不利犯太岁,得找个属狗的金命之人,与您的水命相生,方可破解。”BR太后听罢,总觉得这理由站不住脚,“这理由似乎太刻意了些,你觉得太皇太后不会怀疑的吗?”BR“纵使怀疑又如何?命理之说本就无从追究,她也信这个,没理由反驳,只要您先将景儿接走,她就没理由跟您抢人,毕竟您如今的身份是太后,是国君之母,她终归有所顾忌,不会像从前那般欺压您。”BR章彦成说尽好话,奉承母后,太后听着心里舒坦,也就没再顾忌,“那好吧!姑且照你的意思试一试,能不能成事,哀家可保不准。”BR章彦成心道:这事儿一定得成,否则瑾娴该对他失望了。BR这边商议过后,章彦成拜别母亲,而后去往撷芳殿,将此事转告瑾娴,瑾娴闻讯,越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