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1 / 3)

加入书签

了却了这一桩心事,许芙年掂量了一下自己荷包里的余钱,决定是时候为提升自己在这古代的生活质量做些打算了。

田园生活,逃不过一句“柴米油盐酱醋茶”。

许芙年算算时间,这再过约莫一个月,地里的玉米和芝麻就能收了,前者可以用来做玉米面和酿酒,后者则可以用来榨油。到那时,黄瓜、油菜和蒜也都该熟了。

而在这期间,许芙年先是将白菜种子种了下去,之后除了每天会在地里除草、浇水、施肥,偶尔上山捡些柴火和野菜,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和陈仲还有雇的匠人一道修着那被烧毁的小屋,而趁着这次修缮,为了今后考虑,许芙年还特地在屋子旁边修了一个简易的小仓库。

等到修缮即将完成那天,许芙年特地起了大早去县城买了只鸡、沽了一坛酒,回来炖了鸡汤,又摘了地里的已经成熟的玉米和蒜苗,用玉米和大米混着做了玉米饭,炒了蒜苗,又将玉米须泡了茶,还把采的马齿苋和剩下的玉米上锅蒸了。

忙活了一上午,许芙年做成了一桌菜来招待帮忙修屋子的陈仲和匠人,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意。

席间,那位雇来的匠人并不清楚许芙年和陈仲的关系,许是酒量不佳,两碗酒下肚,便有些胡言乱语起来。

“陈家小哥,你这妻子找得好啊,不光地里的活干得好,这做饭的手艺也是相当好啊。”匠人一边夹着菜,一边对陈仲道,“里外都能帮衬着,还给你生了个这么机灵的小子。”

许芙年才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这半月余来,这匠人看向她的眼光总是有些让她不舒服,原来是有这般误会在。

“宋师傅,您这说的哪的话,可不是误会我和陈家小哥的关系了?”许芙年以茶代酒,举着玉米须茶向匠人敬道,“这屋子前些时日被烧得不能再住人,所以我才不得已借住在陈家的柴房。我和陈家小哥之间可是清清白白的。”

许芙年的解释并没能说服这匠人,所幸到后来匠人不胜酒力,也无法再继续胡诌许芙年和陈仲两人。

而好不容易把匠人送回了家,许芙年在回去的路上想着开口要和陈仲说明白,但每次一转头看见陈家小哥这双叫人觉得含情脉脉的眼,到了嘴边的话又被她咽了回去。

罢了,等以后被人误会再解释清楚吧。许芙年想了想,觉得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便将这事揭了过去,不再提起。

许芙年搬回了自己熟悉的小屋,花了半天的时间,将玉米和芝麻收成了,从中选了一部分玉米用来食用和留种,其余的借放在了陈家的牛车上,准备第二天拉到县城去买。

而做完了这些,许芙年也不停下来歇着,因为用玉米酿酒和用芝麻榨油都需要做准备工作,她便趁着傍晚还有些时间,先是将玉米一粒粒掰好了放在簸箕里,又将收的芝麻杆一捆捆扎好了,一并拿到屋外晒干。

而许芙年想着晚饭或许是在陈家和叔侄俩吃的最后一顿饭,除了把中午吃剩的饭菜热了热,她还特地给阿福准备了一个惊喜——

“阿福,快来,尝尝这道菜,要趁热吃。”许芙年把筷子和碗递给阿福,又指了指菜旁边的一个碗里的凉水,“吃之前先沾沾水,小心别烫着。”

原来许芙年在县城里又见到了那个买糖人的摊子,她灵机一动,便问摊主买了半斤糖,打算用之前收的土豆做个拔丝土豆来吃。

许芙年看着吃得一脸幸福的阿福,庆幸自己之前因为没有能把收下来的土豆保存得当的地方,便借用了陈家的柴房存放了土豆,不然,这些宝贵的土豆也就会随着那场莫名的大火,付之一炬了。

当晚,许芙年躺在那张崭新的床上,望着窗外熟悉的月,祈祷着明日能将玉米卖个好价钱,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许芙年依旧起得很早,牵着牛车赶到了县城,借了庄子里那对热心的夫妇的摊位,卖她的玉米。

而许芙年为了让玉米能顺利卖出去,在出发之前先是烤了十数根玉米切成小段,又从簸箕里挑了一大把玉米粒,起锅用它们和昨天剩的糖爆成了爆玉米花,最后又用玉米须泡了茶,装在小筐和小桶里,把这些当作试吃来吸引大家购买。

来试吃的人不少,最后买的人也同样不少,但一来许芙年准备的试吃不算多,二来她要卖的玉米量实在过多,因此接近集市结束时,许芙年还剩下一大半的玉米没能卖出去。

正当许芙年在想是该付些钱在集市自己寻个摊位,抑或厚着脸用收的作物向那对夫妇多借些时日的摊位,而这试吃明日又该准备多少量时,她看见武虎镖局的魏管事从摊位路过,眼睛一亮,挥手喊道:“魏管事!久违了。”

魏管事似乎对她在此并不惊讶,反而走近仔细瞧了瞧她这半车玉米,像是了然般,问她:“许姑娘,这剩下的玉米可还卖?”

反倒是听到魏管事问话的许芙年一惊,点了点头:“当然,不过只怕今日是卖不成了,我打算明日再来。”说完,也不忘问魏管事:“您要买点吗?可惜我用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