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51 边情紧急(2 / 3)

加入书签

之北,登高临下,感叹此间景致秀丽,宛若天宫,随后令韦弘机再在此地列岸修廊、造一高馆,名曰“上阳宫”。[1]

本来营造宿羽、高山等宫,国库银钱便消耗甚大。如此一来,国库枯竭,军费更是捉襟见肘。

两位皇子也终究是不敢前往。唐对吐蕃败率那么高,死在那边怎么办。此番终于找到借口,纷纷派府官上疏,进言亲王所到之处花销较大,唯恐百姓承担不起,不如二人遥领,不到前线。只派将军们出发。

天皇无所谓,反正最终后果是太子承担,自己只需保证生前不被打到长安就好。便同意了奏疏所言。

天后很无语,那两个扶不上墙的废柴儿子,给机会都把握不住。

但是即便如此,军费依然不足。将被派遣出去的将军们提出问题,岂料天皇直接让去抢一点。

婉儿大为震惊,下朝后问天后:“陛下,天皇这人也太没下限了,竟然明目张胆让去抢哎。天呐!可是就算是这样,他都打不赢要怎么抢呢?”

天后解读道:“这就不明白了吧。你还是把他的下限想得太高了。他的意思显然是,打赢就抢吐蕃的,打输就抢同胞的。”

婉儿惊讶道:“这也太过分了吧!人怎么可以做成这样呢?”

天后回道:“他就是这样的,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的利益牺牲。不只是他,还有不少皇帝是这种想法。雄性掌权就是这样恶劣。”

“为什么这世界不由好人掌权呢?这太不合理了。”

天后满意地微微一笑附和:“对啊,朕也是这么想的。”

“那我们能不能争取一下呢?”

“你想抢皇位啊,那要废掉太子哦。”

婉儿闻言愣了一下,不再言语。太子不算坏,大概率不是个昏君。抢他的皇位,庶民生活可能没什么不同。还坑了恩人一把,不太好。

天后见状也不再说话,看来还是不能将自己计划告诉婉儿。他俩果然还是有所发展的,等回到长安之后,还可以继续施行引诱计划。

不料这回她想曹操,曹操便到。由于修建宫殿噪音较大,天皇决定率领官吏返回西京长安。三人自然也跟随返回。

婉儿到长安后,跟随公主换了读书的地方。因为长安的东宫不在大明宫内,离公主的住处远。她们从东宫崇文馆转至大明宫弘文馆读书。这样一来,除了请安、朝会时偶尔能见一眼太子,平时再没见过。不过她无所谓。

但李贤对婉儿的印象却更加深刻了。经过一年的恢复,她如今圆润了几圈,肤色变白许多,人也长高不少,气色大好。外形简直要变成他的理想型了。但是人家不愿意跟自己,他只能专注事业。

很快,他为做的注释编写完成,向父皇献上《后汉书注》,请其过目。天皇非常满意。在朝堂上赞美太子,宣读手敕:

『皇太子贤,自顷监国,留心政要,抚字之风,既尽於哀矜,刑网所施,务存於审察。加以听览馀暇,专精坟典,往圣遗编,咸窥壶奥,先王策府,备讨菁华。好善载彰,作贞斯在,国家之寄,深副所怀。可赐物五百段。』

注解原件也被收录至秘书省。

朝中大臣认为天皇时日无多,早想投靠太子。此次回长安,见太子所修之书被褒奖,一时间争相传阅。此书乃适合成年人所看之书,大臣对其颇多称赞。太子名声更盛,依附者越来越多。

范晔这版《后汉书》原书对东汉时期出现的大量太后临朝现象持反对态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

恨比爱更能让人团结,反武派也随之向太子集结。

天后自然也在看这本书,且尤其关注

太子对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干政部分进行的注释。这部分必然会引发士人针对她,反对自己摄政,大触她的忌讳。

她大为不悦,对裴禹说:“瞧瞧,贤儿已经开始反对朕了。就知道他最麻烦。老登也是,奖励这种东西,他是真的很讨厌朕。”

随后吩咐:“去通知北门学士,让他们搜集孝子事迹编写一本《孝子传》,再搜集孝顺太子事迹编写一本《少阳政范》。编好之后,我们修改一版送给他。教教他怎样做儿子,怎样做太子。”

不过李贤本人其实没那个意思。选择这一版,是因为其它的汉书都被注释过了,且有比较权威的注解版本。这一版还没有,他才选定它的。

朝廷内部小小动荡,外部却也依旧不太平。皇子没到任,边防士兵条件艰苦,军饷不足,士气依然低迷。吐蕃军队势如破竹,又进寇叠州,[2]攻下密恭县、丹岭县二县。随后又攻击扶州,打败扶州守将。[4]

天皇收到一封又一封急报,不能再坐视不理。调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率军反击。刘仁轨被他坑了一次,不愿再卖命。保护自己要紧。是以他的反击也没有成效。[4]

天皇只得遣使求和。

吐蕃赞普芒松芒赞接待使臣,听取了唐天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