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度(2 / 3)

加入书签

江浸月一边感叹汀厝究竟有多大的面子,一边欣慰他有自知之明。

单老爷当即退而求其次,希望他们能收下烟州应季的瓜果,在路上解闷解渴。

汀厝欣然收下,郑重道谢。

江浸月忽然就知道汀厝为何要拒绝设宴了,这样单老爷就会在原先的基础上送给他们更多时蔬。

一顿饱和顿顿饱,汀厝向来分得很清。

单老爷精挑细选给他们抬了四大箱,连带着他们自己的行李塞满了一整个马车。

正当江浸月心疼矮脚马时,单老爷仿佛会读心般,送来四匹烟州当地的好马。

但十二匹马实在是太过拥挤扎眼,汀厝就留下四匹矮脚马当作回礼,开开心心地收了四匹长腿马。

单老爷把他们送到城门口,一行人在此告了别。

他们都说来日方长择期再会,可他们又都清楚,此行一别,就没有再见了。

马车开动时他们都没有说话,江浸月明显看出汀厝情绪不高,拉着和朱说话——姐妹俩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双手掌心和关节,每一个点和手指变化都代表不同的意思,她们研究了快一个月,已经能简单交流。

马车走了几十步,汀厝忽然拉开马车的垂帘,盯着外面。

江浸月透过窗缝,看到单老爷离去的背影。

汀厝看了一会儿,直到单老爷身影完全消失不见,他合好垂帘,闭着眼睛靠在车壁,很疲惫的样子。

汀厝刚开始不明白,为什么祈愿楼既然已经同意他养孩子,为什么还要插手将他们带走。

后来,在他的不停追问下,回时浮给了他解释。

那些孩子本身八字凶险,原本是早早夭折的命,但他们的家人曾给他们许下很强的祈愿,于是祈愿楼便让他们与原先家庭断绝联系,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汀厝看到这个解释时觉得荒谬无比,简直是胡扯。

既然祈愿楼都揽下了这个瓷器活,为何不送佛送到西,偏偏要那些在孩子十几岁时,洗去并重新编织一套记忆,让他们独自闯荡。

其实,汀厝只是不甘心,不甘心祈愿楼把他精心养育十几年的弟弟们从他身边带走。

当时回时浮讳莫如深,说他们有自己要走的路,祈愿楼和汀厝不能插手。

汀厝气得想把飘飘砸得浮不起来,但他还是得忍气吞声地接受这个解释。

祈愿楼的力量没有深不可测,在知根知底前,汀厝在不甘心,也不敢和祈愿楼对抗。

他不敢冒险。

所以汀厝很早就知道,“再见”是没有再见的。

在某个寻常日子里,他像往常一样送给十几岁的弟弟一样礼物,弟弟开心收下。

那是他们一起收获的粮食种子,他做了个小瓶子装着。

他们会平凡地度过只有他知道的最后一天。

饭桌上,汀厝问他照料的第十七个孩子,“你有什么愿望?”

弟弟刚塞一嘴饭,囫囵咽下,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想让大家都吃饱饭。”

汀厝说他的愿望很伟大,弟弟越发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汀厝不喝酒,拿起茶碗,敬他不平凡的愿望,“那就祝我们尹善,鹏程似锦,心想事成。”

入夜后,祈愿楼的力量介入。

黎明前,从未知晓已经经历过一场告别的孩子,会拥有一段逻辑自洽的全新记忆,开启新的人生。

汀厝会藏在某个角落,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而后转身,成为这世上唯一记得从前那段记忆的人。

待到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他突然想起和某位故人有关的某件小事,但故人的姓名和音容笑貌都变得模糊时,他就知道,这次是真的“再见”了。

这个过程,他重复了十七次。

只是他没想到,他会在第十七个孩子尚且在世时,第一次再见“故人”。

只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只是注定要站在身后,望着背影离去。

只是终究还是要离开。

————

汀厝三天一次小补给,七天一次大补给,到达途径的第一座城后,汀厝火速扔掉和朱的旧物,重新置办齐后接着美美赶路。

和朱今年十一岁,比江浸月小两岁。也是冬天生的,但她不知道具体哪天,反正从来没过过生辰。

于是江浸月自作主张地提出将她的生辰定在腊月十二,她俩同一天。

和朱的模样应该是随了她娘,洗干净收拾整齐之后看着特别乖巧。

从小吃百家饭长大,也没见着多长二两肉,看着比实际年纪还要小上两岁。

因为不会说话,又跟这个糟心便宜爹,常年沉默无声让汀厝刚开始见着她的时候,一眼就看出她眼神里带着不符合年纪的狠和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