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花醉三千客(2 / 4)
是您不要生气就行,肝火大了伤身,为了我气坏身体不值当,您还要长命百岁呢?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我长大了要好好孝敬您。”先生一听哧哧笑了,这孩子虽然淘气了些,可是心地不赖,小小年纪识大体明事理,而且讲义气,虽然学习差了点,一年半居然字不会写几个,可是研究兵法,摆兵布阵这方面确实得心应手,而今这个乱世出这样一个人才的话,在这个群雄四起的年代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先生不那么生气了,象征性的罚他抄写十遍,可十遍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他来说,也是天书奇谈一样。学堂待久了,人家是步步登高,他是学弟与他成了同学,过些时日师弟变师哥,就这样拖拖拉拉跟着上了几年私塾,他一直执着坚守着,斗大的字不识半升。
眼看着学问实在无望,更别说什么科举了,父亲想就是上一辈子,连拿个贡生都是微乎其微。不得已,这么大一个人留着家里也不像那么回事,那年他应征入伍,东方不亮西方亮,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实在是运气不错,居然能分到杭州刺史、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董昌麾下效力。那日他看见董昌从面前走过,一见穿戴便知此人是董昌,他假装不认识故作憨态,拿着信喃喃自语,想引起他注意。而董昌不知是计,眼前一黑黝黝的大汉挡住去路,他手里一封拿倒了的家书,翻来覆去,嘴里嘟嘟囔囔道:“这都是写了些什么呀?婆婆知道我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偏偏寄些家书来折腾我,这如何是好?”董昌一看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忍俊不禁道:“手里拿的什么东西?让我看看吧。”董昌拿过去一看,原来是他祖母写给他的信,无非就是一些嘘寒问暖天凉加衣,刀枪不长眼,保护好自己之类的闲言碎语。于是他顺手读给钱镠听,钱镠假借自己刚入军营,应该不会认识大名鼎鼎的节度使董昌,于是他对着董昌拱手道:“多谢老兄,等空闲了请您喝酒,只是还要麻烦您帮我修书一封报平安,我怕家里祖母牵肠挂肚,她老人家惦记着我一定寝食难安,不能在她老人家膝下尽孝,已是大不孝,还要让花甲之年的祖母为我担心,实在是有愧啊!”董昌一看这黑小子虽然相貌丑陋,可是眉眼间一股子凛然正气,而且知孝道感恩懂进退,是个可以为我所用的人才,他含笑答应了。开口对他说:“小兄弟随我入帐子,我这就帮你写回信。”说话间两个人走到董昌的军帐前,只见几个守卫小心翼翼行礼,对着董昌称呼节度使大人,他吓得双腿发软,赶紧下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敬处望节度使大人恕罪,”说完不停的磕头。董昌含笑发话:“不知者不怪,无妨,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这就帮你写信。”钱镠跪地:“您军务繁忙日理万机,我这点小事不能劳烦大人。”不知为何董昌对他有莫名好感,发现他虽然大字不识,但似乎有着天生的打仗天赋,对于兵法布阵头头是道。很快展示他天赋的机会来了,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董昌派他去招募乡勇平叛,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了王郢之乱,让董昌叹为军事奇才,而大加封赏,这一场战役让他连连高升,军事天赋崭露头角。
当时唐王朝日薄西山统治无力时,群雄四起,其中最著名的,造成唐王朝灭顶之灾的黄巢起义军,一路南下烧杀完浙东后,他带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乘胜追击南下钱塘,当时战事吃紧,钱镠手下有只有二百多人,这注定是一场以卵击石的战斗,敌强我弱形势十分紧张,他跟手下商量,险招制胜是目前形势下唯一的方法,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旁的吴氏紧蹙眉头,她的脸上充斥着担忧,他转身安慰一旁的妻说:此番激战凶多吉少,不过我们也并非没有胜算,夫人大可放心,我先派人送你回娘家,这样我也可以安心应战。若有幸不死,定拿下钱塘供你游山玩水。”吴氏斩钉截铁道:“我们是夫妻,大难当头生死相依,我哪都不去,留在你身边与你共进退,你若执意赶我走,那么我便自绝于你面前,以绝你后顾之忧。”钱镠一看,知道多说无益,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妻子,温婉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她决定的事,就算九头牛也拉不回,只好叹息一声让她留在军营。带着必死的决心,钱镠带领20个精兵埋伏在草丛中,当黄巢的先锋部队到达时,他搭弓射箭瞄准射杀了带头的军官,不明所以的黄巢军阵脚大乱,一时人仰马翻。趁黄巢的部队溃不成军之际,钱缪的伏兵尽出,兵贵神速,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钱镠的几十号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斩首数百级”,勇猛精进以一当十。只是敌众我寡势力悬殊,就这几个人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就是黄巢军全部跪地求饶俯首称臣去抓也抓不过来呀!此时战争学院的高级教官——钱镠又想出了一招——虚张声势。他把自己仅有的二百多士兵撤到一个叫八百里的地方,一边撤退一边在周围布好阵。此时路遇一位老妇人,这家伙真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他灵机一动,觉得天赐良机,毕恭毕敬告诉老妇人说:“大娘如果见到一大帮军人路过,他们问起来,就说我们兵屯八百里,士兵多得举不胜举。”老妇人质疑看着眼前少得可怜的几个人,唯唯诺诺答应了下来。见老妇人害怕吴氏便上来给她一些银两,安慰道:大娘这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