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辋川闲居(3 / 4)

加入书签

意点,来我正好备茶,借此醒酒最好不过。”他上前轻轻扶着他,随后烧一壶好水,两个人席地而坐慢慢品茶,好茶落在诗人的锦腹绣口里,便是千古绝唱。而落在王维的世界里不只是诗还是画,而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妙笔生花,妙极佳品一蹴而就。与山水共相依,守寂静欢喜,取山涧清冽之轻水而烹煮的蝉翼般的嫩茶,色泽翠碧,入口淳香,茶汤色泽鲜白,香气高锐,滋味如神仙所饮的琼蕊玉浆,轻饮一口,清心怡神,瞬间获得全身心的愉悦。席子上的小茶几,布满各式茶具糕点,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茶盏的花头清透,汝窑、影青的茶壶小巧玲珑 ,象牙雕刻的茶笋,小叶紫檀的茶则,还有竹根雕的茶勺、黄杨根雕的茶宠……令人赏心悦目。琳琅满目的酥糖、麻片糖、寸金糖,椒桃片、松仁片,软糯的松子糕、枣子糕、核桃缠、这些都是在干果上包糖,是难得上品茶食。”状元糕、棋子饼、斗糕等,充满了世俗的暖意,令人垂涎三尺。这些都是为裴迪准备的,知道他嘴刁,王维都是亲自品尝后才摆上桌的。一方空间内,清新淡雅,远离纸醉金迷,两个人品着茶,谈笑风生,超脱物外简单清澈,就这样对坐到明月松间照。大道至简,人生之美当是清逸娴静,三千繁华落尽,良辰美景不过天照应,拥有通透的人生,素而澄明,寂而清澈,才是人生最美的状态。一路舒展岁月厚重的诗行,远山虚窗待月,一笺素墨,画中的诗,诗中的画,黄昏拾美,一山溪水,释怀了诗佛的沧桑与斑驳。一个人的孤独江湖,还好两个人的风烟俱净。

算起来王维和裴迪结识算是缘分天定,如果生活一直给你苦难,那便是没有希望的生无可恋,所以岁月有重创的暗伤,亦有万丈光芒。那年一身素衣,握折扇,不羁一格,吟着明月诗篇,窈窕乐章的裴迪粉墨登场。他跟王维一样有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王维已混迹官场多少年,对于官场的潜规则他已玩得得心应手,而裴迪此时还是后生,他也学王勃李白他们、入长安求推荐谋求功名,只是此时他还是一介布衣少年郎。而这少年的眼中不止有星辰大海,他还有以梦为马的心系天下。那日宁王的乐宴游猎中,两人不期而遇。王维的品貌深深吸引着,被他引为知音的裴秀才,而此时的斐笛鲜衣怒马风华绝代,不但吸引了在场一众官员的目光,也引起的王维的注意。他一一拜会后,走到王维面前深深鞠躬:“王大人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大人神采奕奕,飘然若仙超脱物外,在下实属三生有幸。”王维赶紧扶住他:“裴秀才气宇轩昂,文采裴然,实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令我一众汗颜。”两个人正寒暄着,一旁的杜甫看着裴迪也赞叹不已,这个年轻人的诗他也曾看过,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云淡风轻,于是他随手写到: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一树寒秋,笔意愈发的疏淡清远。如果裴迪不是一位坦荡如砥、文采斑斓的布衣少年,何以诱发大诗人的雅兴?随即为他赋诗一首。庄子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从他对待王维的态度,这大约是裴迪的性格所在吧。从此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因为这次相遇而相知,最后成了无话不谈的知音。于是天宝年间,斐迪放弃官场,与王维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诗便足矣证明《青雀歌》:“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他何尝不想蟾宫折桂后置身青云,做个造福天下的一代名臣,可是宦海污浊,虽不同污合流,也必须随波逐流。他志趣高尚洁身自好,不妄与燕雀同群,这或许是他仕途不畅的致命原因吧,所以归隐是放过自己的唯一方式。在隐居过程中,佛教思想开始根深蒂固于他的思想,也是安慰自己精神的食粮。裴迪的诗大多数失传于历史的跌宕起伏里,今存诗二十多首,都是同王维之间礼尚往来的赠答往来唱和。而王维流传下来两个人赠答同吟之作,多达三十余篇,这惊人数字超过王维与任何一个相交甚厚的诗人,哪怕宁王岐王李龟年他们也甘拜下风,两个人是情意似乎超越了友谊,更像灵魂伴侣。当裴迪失意时又从王维的宽慰裴迪(见《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与裴迪的冒着生命危险到叛军营中探望王维也可看出他们彼此互相牵挂、亲密无间,生死与共。这种关系更是超越了友情,用王维的话说“携手本同心”(《赠裴迪》)有些感情令人浮想联翩,只能意蕴吧。

王维晚年对现实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云淡风轻。他选择了隐居隐居在终南山,后来无意间在辋川买下宋之问的别墅,占地几百亩的一方天地。生活又有钱又有闲,所以才能与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作画,而且主要吃斋念佛,焚香独坐,以禅诵为当下消遣。他们在辋川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诗词唱和,花前月下你来我往,这情意惊艳了想入非非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