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一章 人与自然(1 / 2)

加入书签

二十四节气正是农耕时代,经历无数次修订历法的产物,它们的测定原理,在后世已经弄清楚的情况下,自然不算什么太大的秘密。

但是在古代社会,尤其是上古时代,这完全属于无中生有的成果,而竖亥自然也没有见过这种,能把四季十二时,划分到二十四这般细致的历法。

这让竖亥陷入深深的震惊之中,而另外一边,赤松子也在反思自己。

一个二十四节气就把这个家伙干掉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样装逼呢!

看来还是之前被对方绕进去了。

“但是,节气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如此运用的,你如果一直向西走,涉过流沙,远及大夏,在西垂之地,二十四节气就不再适用,但那些地方,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历法。”

竖亥对此表示同意:“我去过很远的地方,在西极的先民国处,他们就有自己的一套历法,和中原的大不相同,和东方沧海的更不一样。”

妘载点头:“所以,这就是水土异也,事实上,也可以看做是天地异也,这个天字,是气候,这个地字,是地形,山川、湖泽、土壤、植被、飞禽走兽、部族风俗,都大不相同。”

“你问我山川地貌,与水脉治理的见解,我也能在现在告诉你了。”

妘载对竖亥道:“大凡地形是,东西方向的叫纬,南北方向的叫经,山高大沉重,水流动不居;高而朝阳处促使万物生长,低而阴暗处加速生物衰亡;丘陵高耸,山峰雄伟,溪谷低洼。”

“湿热瘴气使人喑哑,邪恶风气使人耳聋;森林之气使人腿瘸,木林之气使人背驼,河岸之气使人脚肿”

这些是地形训中的原话,妘载对于这个是背的滚瓜烂熟。

跟着赤松子这么久,妘载当然也能绉绉的憋个两句,而且这种语气与措辞,才符合这个时代巫师们神神叨叨的交流。

“部族的,居住在各地之人的心理、生理的特征和性格,都和他们生活的地形气候特征相类似,并和这些地形气候特征相呼应。”

“但是这些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

妘载抽出自己的斧头,平举然后松开,斧头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为什么斧头会向大地坠落,而不是向天空升起?”

“为什么金石产生于大地而不是在天空?”

“江河流淌了数千上万年为什么不会干涸?”

竖亥不假思索:“因为大地拥有伟大的力量,成,可束缚万物,怒,可倾覆万物。”

他感觉到自己貌似触及到了一点真正的大地之理,而妘载则是道:“我认为,真正的地理,要看到一切自然现象的本质,就像是江河流淌数千上万年而不会干涸,是因为天地之间,自有一套循环水力的规律。”

“但是大洪水的诞生,就是因为这个规律被打破,大雨失常,不断灌注江河;大地回春,冰雪消融化为巨水;沧海上大气流动,灼热的风与寒冷的风交汇产生暴风,卷起了惊天的海啸”

竖亥心有激动,便说了明邑组观察月亮与潮汐的事情,而妘载听完之后,真正是惊讶不已。

在这个年代,居然就有居住在沧海中的岛屿部落,开始观察潮汐与日月的关系了?!

“这种天地间的力量看不见而摸不着,却又真正存在。”

竖亥询问:“那,问题在此,你之所以敢改道河流,就是因为找到了这种规律吗?难道说,你已经得到了大地之理?”

妘载谦虚道:“大地之理是不能从一片土地来探知所有的,你从平原走到丘陵,丘陵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循环,从丘陵走向沼泽,丘陵的动物不能在沼泽生存,你从沼泽走到沙漠,你会看到那里的动物都是白天躲藏而夜晚出没。”

“把东方的水引去西方的沙漠,沙漠会不断的吞噬水流,那么水去了那里呢?”

“在天地的循环之中啊,我告诉你,世上可以依此来划分的,天与地互相影响的很多状态,都是由气候带所形成的”

竖亥在问,妘载在答,而不论是何种问题,妘载都能给出解答,甚至还有一套严密的逻辑,竖亥逐渐出神,直至最后,他感慨道:“如此广阔的天地之理,未曾想居然会在这样一片不大的土地上听闻,也难怪这里的人们衣食无忧,传颂歌谣,能合适的运用天地之理,这才是造福于世间的圣贤啊!”

妘载吓了一跳,圣贤这种名头可不好拿,但竖亥就像是一个学到了很多知识的学子一样,恭敬的对妘载行礼,并且口称“大载”而退!

“我将离去,不负大载所教,观世间山川土地,江海湖泽之本质,学得天地理,教化万民,使其知天时而认地利,再著竹简,广传大载之名!”

竖亥此时气势昂扬,正欲立刻离去,远走它方而观测诸多天地变化,他向妘载询问,这卷未曾写下的竹简,将和他过去所记述的那些人完全不同,然而妘载却制止了他。

“人地理,也是地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啊!”

妘载想了想,忽然道:“我觉得你可以把两个结合起来么,人的现象,也会触及到天地之理的本质的,你看,像是我们这些炼气士,就是一直在这么做啊!”

这话讲完,几个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