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蒸酒尝试(1 / 2)

加入书签

“你说得倒是。”长青也不是要自怨自艾,说了两句话,就精神起来,“你还要做淀粉吗?”

“我知道家里的红薯不多了,”许杏拧着眉毛,“反正家里留着红薯也是吃的,我挣了钱买粮食给家里的话奶奶应该会同意吧。”

长青却想了一下才说:“这事等我问问奶奶吧,你这次是要做多少?”

许杏比了两根手指头:“有二十斤生红薯足够了。我就一两酒曲,处理不了很多渣滓,再说刘老板说了这个月不要了,我得自己卖,多了也怕卖不了。”

“这样啊,那应该问题不大,等我跟奶奶说了,你就去弄吧。”长青说。

因为这一百文钱的事,金氏不痛快了两天。许杏觉得她心疼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憋屈。这里头还有范氏的事儿,老太太显然是要包庇女儿的,不管是让她吐出一些还是老太太填这个窟窿——其实就是她从儿子手里拿的银子,她都只能这样认了,儿媳妇呢,一着急干了“蠢事”,她还不能明说一句“又不着急你犯什么蠢”,自然郁闷至极。

虽然有这么一出,家里的红薯剩得也不多了,但是长青跟金氏说了一声,许杏还是很顺利的拿到了二十多斤红薯。都说熟能生巧,她觉得自己现在就是熟练工种,即使脑子里面信马由缰,手上的活计也完全不耽误。

把红薯渣滓发酵上,许杏算算日子,今年天气还算好,过了倒春寒的那几天之后,慢慢的开始暖和起来,之前的那两个坛子发酵状况还可以,这样再过些日子就可以蒸酒试试了。

新做好的淀粉因为要拿出去卖,许杏还特意过了一下秤,是四斤一两多,她用小盆装了,跟长青一起去镇上。

“我今天可能会很慢,你跟先生讨教完学问就先回家吧。”到学堂门口的时候,许杏说。

“那我出来去街上看看,到时候再说吧。”长青没说准话,反正镇子小,做买卖的就那么一条主街,不难找。

许杏想了想,先去杂货栈碰碰运气。老板娘看见她就笑了:“范家小姑娘来了?你家的酒成了吗?”

许杏就有几分不好意思:“我家的酒还在发酵着,也不知道行不行呢,今天是有别的事要劳烦您。”

老板娘笑容不变:“有啥事你说,不用客气!”

许杏就把包袱放在柜台上,打开,说:“这是我家做的红薯淀粉,在刘记酒楼那里卖了些,他家如今做炸货全都用的它。做凉粉吃也极好,不知道您家卖不卖?”

老板娘有些意外,低了头仔细端详着淀粉,道:“那老刘可是不吃亏的,看来这淀粉是真的不错,不过这东西卖得慢,我也不敢进,要是受了潮什么的就都赔了。”

许杏明白,她不是推脱拒绝,并不勉强,因为有思想准备,也不失望,就问:“那我能在您家门口摆个摊吗?我看那边没人。”

“你尽管去,那边就是没人的。”老板娘指了指,“那是我家门口的地方,日日都扫的,很干净。你要使秤吗?我这里有。”

许杏没有秤,来之前想的办法就是把淀粉在盆里抹均匀,然后四等分,每份算一斤,现在老板娘主动提出来要借秤给她用,她自然喜出望外,连连道谢。

她的摆摊生涯并没有一个好开始,一个上午过去了,有人看没人买,毕竟许杏说得明白,这红薯淀粉就适合挂糊油炸还有做凉粉之类的,不适合炒菜勾芡,普通百姓谁家经常炸东西吃呢,多费油啊!

一直到了中午,才有一个从货栈里出来的中年妇人过来,看着盆里的淀粉,问:“刘记的炸鱼真的是用的你家的淀粉?就是这个?”

许杏一开始还有点着急,后来也就躺平了,卖不了就卖不了,大不了回去做粉条吃,她正在心里琢磨淀粉加工粉条的事儿,猛地有人跟她说话了她还有点儿懵,愣了一愣才答上来话:“啊,正是,这红薯淀粉炸东西特别脆!刘老板可是我家的大主顾哩!”

妇人笑了笑:“多少钱?”

“八文钱一斤。”许杏道,“这是四斤一两,您要是全要了,给您算三十文。”

“炸几条鱼可用不了这许多。”妇人有些犹豫。

没有嫌贵,而是觉得用不了这么多!许杏心中高兴,这是遇到了不差钱的客人!她连忙打起精神来道:“炸几条鱼是用不到这么多,可是它能做的东西可多了!凉粉、焖子、红薯甜汤,什么都用得着它!”

“我要二斤,给你十五文行不行?”那妇人纠结了一下,还是拿出个碗来,准备盛淀粉,“可巧我今日拿了碗,要买豆子的,先买了它吧。”

许杏笑逐颜开:“都依您!回去吃了好,您就再来买!”

其实她真的很不擅长这样做生意,可是为了钱,只好赶鸭子上架。等到过了晌,长青找来的时候,她也才又多卖了一斤,也是镇上的一户人家买的,只要一斤,价格就没什么说的了,八文钱。

“既然大半都卖了,不然就先回家吧。”长青道。

“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