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1. 第61章 统一考试 清与浊、官与吏之……(2 / 4)

加入书签

没有,岂不是乱了套吗

原来是这样的。

明月霜快把自己的头发揪秃了。

她虽然没考过公务员,却也看过网上无数的截图吐槽,不仅知道考公务员要考行测和申论,还看过不少奇葩题目,其中颇有印象深刻的。

所以明月霜本以为,依葫芦画瓢地出一套题目,应该不会太难。

结果是她高估了自己。

做题是一回事,出题就是另一回事了。

出题人必须要知道这张卷子考察的范围是什么,出什么样的题目能够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客观题又要设置什么样的干扰选项光是想想脑袋就要爆炸了。

最后还是默默将出题人的位置拱手让给了上官婉儿和孟丽君。

其实这两人虽然都曾经身居高位,拥有选才的资格,但做考官出题的经验也不能说很丰富。

因为不管唐朝还是元朝,科举都只是取才的渠道之一,并且还不是主要渠道,所以受到的重视有限。

唐朝时的科举录取率太低,每年进士只取三十人,显然不可能满足用人需求,所以保留了汉以来的举荐制度。相较而言,反倒是通过考科举得官更难,即便考中进士,也要参加吏部的选试才能授官。

据说韩愈中进士之后,就三次选试都没中,只能退而求其次去给人做幕僚。

而在上官婉儿主政时期,则多以诗赋取才。置昭文馆,广召词臣,赐宴游乐,诗赋唱和,其中表现出众者,便赏金、赐爵、授官。

至于元朝,因为疆域辽阔,一路打到中亚和欧洲,汉人的地盘在其中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蒙古族人少,为了维护本族人的利益,元朝实行十分严苛的民族等级制度,汉人是第四等,也即末等,他们所推行的科举自然也不受重视。

自然,在孟丽君为主角的故事里,很多地方都是与现实不同的,否则她也不可能以女子之身考取状元,其后又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即成为一国宰相。但当故事变成真实,作为故事背景的部分便会自动按照现实来补全。

但不管怎么说,她们都主持过选才,肯定比明月霜更清楚出题人的思路,也更适合这份工作。

果然,明月霜一说,她们连想都不用想,就能写出一些经典的题目。

很多人对古代科举考试的印象就是一个“八股文”,因此便觉得科举就是僵化呆板,培养出来的都是只会死读书的腐儒的存在,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

唐朝时,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包括贴经、墨义、诗赋、策问。贴经是四书五经原文填空,墨义是名词解释,诗赋是当时展示才华的最佳方式,策问是议论文,而且议论的是时事。总体来说,除了没有诗歌之外,大学中文系的期末试卷基本上也是考这些内容。

除了进士科,另外还有明经、明算、明字,史科,道科等科,考试范围从四书五经到时事政治、军事法律、历史数学,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道科考的还是老子、庄子和列子。

只不过后来,儒家的地位越发尊崇,进士科一枝独秀,连明经都沦为陪衬,其他科目更是渐渐废除。

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废除诗赋,将贴经和墨义合并为经义,成为科举主要考察的内容。

及至明朝,朱元璋明文规定应试文章必须要仿宋时的“经义”,考试内容也固定成跟老朱家同姓的朱熹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礼部甚至还会在每一次科举结束后给出三篇程文,也就是范文,让广大考生照着学习。

于是经义文的写法越来越严格而固定,遂成八股文。

但即便是在明朝,科举考试也不是只考八股文,而是第一场考经义,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第一场考诏诰表判和一篇论文,也可以叫公文写作,第三场考五篇时务策。

不过考试这种东西嘛,考生们九天考三场已算折磨,考官却要在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批阅几百个考生的答卷,写出评语、排好名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久而久之,考官们往往只会着重看第一场的第一篇文章,考生自然也在这一篇下功夫。

总之,最初的科举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只是后来越来越僵硬和程式化,才成为了书生文人嘲弄取笑的对象。

所以此刻,放在明月霜面前的这张考卷,上面的题目不仅包括经义,数学,律法,时务,甚至还有天文,地理,诗赋。

明月霜本来想凭借自己来自后世的经验,高屋建瓴地指点一番,但等她看完所有题目,已经是头昏眼花,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了。

就是说,这些题目她估计也就能做出一两题。

所以她以己度人,心虚提问,“这会不会太难了”

“难吗”上官婉儿和孟丽君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我觉得还是有点难的。”明月霜说,“除非饱读诗书,能做完这张卷子的人估计没几个吧我们方县能有几个饱学之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