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第 64 章(2 / 5)

加入书签

全了世俗认定的“寻常”。或许在曲贵妃和皇后看来,太子良娣、王妃侧妃的位置,就足以弥补秦淑君她们了。因为在曲贵妃和皇后这个年纪的人看来,夫君的喜爱根本就不重要,她们不在乎皇帝会喜欢谁,她们只在乎自己的位置稳不稳固,钱够不够用,权够不够大。这也是一种没有选择之下的选择,碍于世俗成规,不得已的选择一条相对更好的路,如同元清影一般,为了得到一部分,牺牲一部分。难道真的没有两全之法?“父皇、母妃,此事并非没有第二种办法,刘莹儿嫁入杨家,也算是杨氏女了,既然都要娶妻,娶谁不一样呢。”曲贵妃惊讶抬头,看向沈玉耀,皇帝和沈清瑾则反应迟钝,没有第一时间明白沈玉耀的意思。皇帝更是皱了皱眉,说道:“玉阳,你莫要插手。”兄长的婚事,妹妹在一旁听着他们闹已经很出格了,若还让沈玉耀来出主意,那传出去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玉阳,你仔细说说。”曲贵妃示意沈玉耀别听皇帝的话,皇帝闻言也不敢说什么。他刚刚才被曲贵妃暗中敲打了一番。有些时候皇帝不是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纵容是错误的,但他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让刘莹儿代替杨可卿嫁到申王府,从此不允许她出申王府半步,对外只说王妃身体不适,沾染恶疾,不宜见人。石家那边可以给他们透透风,告诉石晓晓,嫁到申王府后,就当王妃不存在。”石晓晓那一桩婚事,她个人的需求就是想要得到地位,那就成全石晓晓的愿望,侧妃之名,王妃之实。而杨可卿不愿意和自己的嫂子共事一夫,所以让杨可卿隐姓埋名直接回合川,到了那边,天高皇帝远,想如何过活都可以。刘莹儿可以成为王妃与沈清瑾长相厮守,大家皆大欢喜。这个方法,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挺合适的。可是对于皇帝与曲贵妃来说就很荒诞。沈清瑾虽然心中警惕沈玉耀,怀疑这个办法有坑,不太敢跳,但他一时也想不到别的办法,最后只能不情不愿的点点头,说:“儿同意此举!”“朕不同意!实在是太胡闹了,那可是王妃!若是被人发现……”“谁会说出去?只要京城的人不要再见到杨可卿,也不要见到刘莹儿,实在不行过个几年,宣称王妃病逝,让刘莹儿以妾的身份重新入府,到时候抬侧妃为正妃,便足以瞒天过海。”石家本来只是一个侧妃,熬几年就能变成正妃,得到更多好处,曲贵妃觉得足以安抚石家了。沈清瑾这样闹下去迟早出事,不如赶紧找个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息事宁人。皇帝左右为难,最后也点头了。沈玉耀就是临时想了个办法,没想到在场所有人都同意了。在皇帝和曲贵妃点头的时候,沈玉耀自己都觉得荒谬。婚姻大事,竟处理的如此儿戏!看来曲贵妃和皇帝,对沈清瑾确实没有太大的期望了,也就沈清瑾还傻憨憨的觉得是皇帝和贵妃看重他,不忍心让他这个儿子伤心,才会退步。普通家庭,父母退步多半都是因为心疼孩子。但是在皇室,这个退步,往往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这个孩子。沈珉玥之后从沈玉耀口中听说此事后,震惊的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下巴都要掉了。“来,收一收你惊讶的下巴。”沈玉耀伸手将沈珉玥的下巴托起来,合上了她的嘴。沈珉玥满脸疑惑,都要把问号印在脑门上了。“父皇和贵妃就这样放过三哥了?”“怎么能说放过呢,本来也没将三哥抓起来。”沈玉耀其实觉得这种情况也没什么问题,正好可以等等看。她有预感,沈清瑾以后府上会很热闹,愿意凑热闹的就去凑,不愿意凑热闹的也可以完美脱身,挺好的。“真是偏心,我记得你当初看上一个有妇之夫,贵妃和父皇百般阻挠,怎么换到三哥头上,就可以如此随意了?”沈玉耀差点儿一口茶没呛着自己,她好不容易忘记了原主的黑历史,可以不要再提及了吗!真不知道原主到底是哪根弦搭错了,突然就要一个有妇之夫,或许原主和沈清瑾还挺有共同话题的,这两人一个喜欢人|妻,一个喜欢人夫。沈玉耀被自己的想法弄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摇摇头将脑海中不应该出现的东西甩出去。“这是个好消息,之前杨可卿就不愿意嫁入皇室,只想远离京城,现在她算是得偿所愿了。”“那她答应你的事情就做不了了。”沈珉玥记得之前沈玉耀和杨可卿有聊过,沈玉耀会尽量帮助杨可卿脱离苦海,作为回报,杨可卿要帮沈玉耀盯着沈清瑾。那时谁也没想到,最后沈清瑾和杨可卿会一点儿夫妻缘分都没有。“你觉得我还需要她帮忙吗?”“你说的对,不需要了。或许等申王大婚之后,你就能当上太女了。”沈珉玥一点就通,沈清瑾已经自废武功,沈玉耀朝中没了对手,完全可以直接上位,哪儿还需要盯着沈清瑾啊。“事情还没有真的定下,还是先不要说出来,不过无论结果,三哥都已经退出这场博弈,我不需要杨可卿帮我了。等明天我与皇祖母请过安后,咱们就出宫去找杨可卿说说此事,提前恭喜她一番。”沈玉耀想着合川那是个好地方,距离西北比较近。琉璃的生意不能光给曲川一个人做,沈玉耀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杨可卿或许是一条好路子。毕竟杨家在合川经营多年,家底颇丰,若是能帮她做事,绝对能让琉璃的销量更上一层楼。沈玉耀现在就只想搞钱,有了钱才能做更多事情。“你明日要与皇祖母见面?她老人家从千音观回来之后,一直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