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工作有了进展?(1 / 2)
前日晚上,李清河说过的话好似一下子点醒了迷茫的向秋露。整日坐在家里等着业务上门,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
最近这些天的睡眠真是糟糕,时常在夜里一两点醒来,继而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了,稍微有点动静又醒了。这一夜,向秋露做了一场又一场的梦。
失眠、多梦,毫无准备地袭来。
大数据真是神奇的存在,向秋露心里想着什么,它就推荐什么。打开短视频APP,条条都在讲教育。
与其躺在床上让自己陷入更慌的焦躁中,还不如去小区楼下的花园里散散步,与那些早起的老年人聊一聊。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深入他们,了解他们,才能成功。
说起就起,睡在隔壁位置的舍友范兴文又出了门,这个男人真是不是在钓鱼就是在去钓鱼的路上。
不过他说了,儿子范一一的学习由他来管。向秋露倒要看看他能管成什么样子。就拿昨天来说,刚经历了周六晚上的风雨,范一一倒是挺守规矩的,认认真真地坐在电脑前上课学习。白天范兴文也没有去钓鱼,爷俩把门一关,躲在房间里一呆就是一天。
要问向秋露真就这样撒手扔给范兴文管了?怎么可能?当妈妈的都知道,当一个推崇快乐教育的父亲开始管理孩子学习时,那才是最大的不放心。
向秋露到楼下小花园时,已经有几位大爷大妈在那里闲聊,竟然没有见到公公范俊国的身影。按照惯例他应该带着他的那个放映机准时出现在这里,今儿个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哎,是老范家的儿媳妇小向吧,年轻人也起这么早啊。”
隔壁12号楼的曹大爷一见向秋露就赶紧笑着跟她打招呼。这位曹大爷向秋露遇见过几回,有一回老大爷身体不适差点倒在路上,还是范俊国给他叫了120,送去了医院。
临近八十岁的曹大爷一人独居,儿子一家在美国,闺女一家在新西兰,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探望过老父亲。之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曹大爷总是说得云淡风轻,可谁又能知道他是怎么度过无数个孤独落寞的夜晚。
“曹爷爷,早啊。”
向秋露笑着在长椅上找了一个空位坐定。
“哎呀,说到这老范啊,真是让人羡慕啊,你看看一大家子都守在一起,真好,不像我们这些老帮菜,一年到头都没人管。”旁边的一位大妈说道。
又有一位大爷附和道:“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要我说啊,当初就不该把这些孩子们放出去,就我那姑娘,当年我是怎么都不同意她远嫁的,可是没办法啊,她给我闹绝食,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现在好了,婚嚒婚离了,工作想调回桐城还回不来,还带着两个孩子。”
“大爷,那您和奶奶怎么不搬过去跟他们一起住啊?”
“嗨。”只听大爷苦笑一声,“还搬过去跟她一起住呢,她在北京呢,自己跟两个孩子挤在不到五十平米的房子里,还是租的,我们过去住哪儿啊?北京那房子我们可租不起。”
果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要我说啊,还是得羡慕老范,看看你们一家生活在一起多好。”曹大爷说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向秋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可明说的神色,不知道这么些天过去了公公范俊国都在外面说了些什么。
“曹大爷,您就没有想过搬到养老中心去吗?”向秋露又探问道。
“养老中心?你是说敬老院吧。哎呦,小向,你们这些年轻人可不懂啊,敬老院可不能随便去啊,一去就离走了没多远了。”曹大爷答道。
“怎么会呢?敬老院也分很多种的。”
“分多少种我是不知道,我就知道20号楼的那个马大爷,刚去敬老院三天,就摔了个大跟头,没一周人就没了。最近我也看了新闻,都在说这个老年人养老可以首选养老院,我看可没那好事,不把命丢了就算不错了。”曹大爷说着摇了摇头。
虽说工作不久,但像曹大爷这样的说法向秋露几乎每天都在听。很多时候,子女们都有意向将老人送到养老中心,可是老人们都有各自的顾虑。
设身处地想想也是没错。就目前的现状,养老服务市场还处于新兴阶段,鱼龙混杂在所难免。
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老一辈人的思想都相对固守,谁愿意有孩子还去住养老院,不说情感,单就外头的闲话都能把生活淹成一团糟。
在他们的世界里,养老便是防老,儿不养老也不外说,关起门来都是家丑。
就像范俊国夫妻俩,不也是因了这样的缘故才搬进了城。
此刻,向秋露突然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给老年人们科普一些关于养老产业。
只见她拿出手机,找到公司专门做的宣传视频,递到大爷大妈们跟前说道:“大爷,大妈,现在的养老行业可不是当年的样子,你们看,这是桐城养老服务中心的视频,看看这环境,这条件,这人文情怀,是不是很不错?”
似乎还真起了效果,曹大爷竟然将手机拿到了手里,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
“哎呦,曹大爷,你们来得挺早啊。”
一听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