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七章 铁拳无敌赵匡胤(2 / 3)

加入书签

够带着二位皇兄来到我朝,想必也可以去赵光义篡位的时期,到那时再好好料理他也不迟。”

“你说得对,把他和朱祁镇关在一起,让朱樉好好料理一下——哎,我跟你说,樉子在如何收拾这种王八蛋的方面,非常非常专业。”李清揽着朱樉的肩膀,笑呵呵地对赵匡胤介绍道。

“赵叔,信我。”朱樉臊眉耷眼地拱拱手。

“有劳贤侄。”赵匡胤咧嘴一笑,“众位先在我这儿小住几日,等我在朝会上将那炊饼都不如的东西的后事料理完毕,再一同前去捉拿赵光义!”

……

第二日,赵匡胤当廷宣布,晋王赵光义谋逆篡位,已被赐死,其子贬为庶人,只诛首恶,其余无论;封赵德昭为皇太子,暂时行监国事;另封赵廷美为齐王,赵德芳为秦王,共同辅政。

朝臣对于既定的结果也没什么反对的意思,毕竟赵光义都已经彻底凉了。正所谓人走茶凉,也没人为赵光义张目。

“朕今天就要一双铁拳!从本朝一直打到宋末!”赵匡胤咬牙切齿地摩拳擦掌道。

这一次,老李打算出兵来收拾大宋的这些乱臣贼子。

人家老李也有说法的,你这挫宋没事儿就这么黑我,看我带着天策军去不去你家里敲你沙罐就完了。

什么欧阳修啊,什么宋祁啊,我看你们就是那舒克和贝塔。

赵匡胤子嗣不兴,再加上有宋一朝强敌环伺,让他处理一个两个还可以,多了可真是处理不过来。

所以权衡之下,赵匡胤决定只要北宋,南宋交给老李和老朱去分。

对此李世民和朱元璋……异议挺大的。

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都管不过来呢,更何况是宋朝那么多地。经过几番协商,最终决定出兵收点军费意思意思得了。

出兵一万,一天五万贯钱,粮草自理。这好事儿……对于大宋朝来说,一点儿问题都不叫。

“出发之前,我再给你讲个笑话吧。”李清笑呵呵地揽着赵匡胤的肩膀说道。

“仙师请讲。”赵匡胤本来不想听,但鉴于是李清要讲,他也不好拂了李清的面子。

得罪谁那都不能得罪仙师啊。

“问:什么国家最富?”李清环视一圈,笑呵呵地问道。

众人尽皆陷入沉思,李世民率先笑道:“莫非是我开元盛世的大唐?”

老李这么自信可是有原因的,毕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可不是盖的。

见李清摇头,朱元璋也说道:“那……莫非是我大明?”

李清还是摇头。

“莫非是大宋?”朱樉忽然想到一种可能。

这次李清没摇头,而是笑眯眯地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啊……不知道。”朱樉叹了口气,“还请叔父解惑。”

李清噗嗤一笑,半晌后前仰后合地说道:“因为它被抢劫了几百年,又赔款了几百年,但还没有赔光。”

赵匡胤整个人都不好了。

周围的人愣神片刻,爆发出哄堂大笑。

这每日一个大宋小笑话,实在是太精髓了。

在赵匡胤赤红的双目之中,李清开启了传送,带着众人消失在了福宁宫。

……

太平兴国四年,福宁宫。

因北伐不利的缘故,赵光义心情差到极点,时常便因为一点小事而辱骂他人。故而太原之战平灭北汉的功劳一拖再拖,没有论功行赏。

朝臣们对此颇有微词,但考虑到皇帝现在的心情,所以也是敢私底下抱怨却不敢直言。

活腻歪啦?上赶着去找死?

赵德昭当然也注意到了朝臣中的情绪,故而在多番权衡之下,决定和伯父赵光义说一下这件事。

他想的比较美好,毕竟他是叔父的亲侄子,这件事由他赵德昭去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无论如何看在亲情的份上,赵光义怎么着都不会怪罪他。

然而他却忘了他的好叔父在驴车漂移的时候,留守的臣子们准备拥立自己做皇帝的事儿了。

或许说,他的政治嗅觉不够敏感。

赵光义正一脸烦闷地端坐在案几后,见赵德昭前来,强自挤出笑容招呼道:“德昭来了?”

“臣参见陛下!”赵德昭的礼节无可挑剔。

叔父归叔父,毕竟对方是皇帝,应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毕竟礼多人不怪嘛。

“嗳,德昭,你我叔侄,何须如此多礼?”赵光义笑得面团团的,让人看不出内心里到底在想写什么。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面上虽然客气,但赵光义的心眼儿很小,还记得之前诸臣想要拥立赵德昭的事情。

又寒暄了几句,赵德昭终于提出了这次来的目的。

“叔父,攻克太原平灭伪汉的功劳,臣以为应当论功行赏,不宜再压,朝臣之中对此已是颇有微词……”

这话刚说了一半,赵光义的脸色便从如沐春风,多云转阴成了一副阴霾的模样。

好啊,好的很,朕就知道你这小子贼心不死。

他瞬间大怒,用力一拍面前案几,发出咚地一声响。

“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