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6章 孺子少智,当由本相领兵抗秦!汪汪队立大功!(1 / 2)

加入书签

第1076章 孺子少智,当由本相领兵抗秦!汪汪队立大功!

赵王迁悚然惊呼:“秦长安君!”

再次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赵王迁心头又惊又惧又垂涎,而后就开始在心里怒骂赵王偃。

父王,您看看人家的父王,直接给人家生了个勇猛无双又善匠造还能得皇天厚土青睐的神仙弟弟!

再看看您呢?您又给寡人留下了什么烂摊子?

没兵没将没贤相!

只有个武安君还算能打,却非但在秦长安君面前连战连败、连败连战、连战连败,更还对寡人不忠,明知寡人重为赵王依旧不来助寡人,更是对寡人的王令置之不理!

父王您给寡人留下的弟兄就更别提了,那是什么破烂大兄啊!

想着想着,赵王迁的眼都红了!

大赵沦落至今日这般地步,都怪父王!

南宫问不知道赵王迁的心理活动那般复杂,沉声道:“不错,就是秦长安君!”

“秦长安君亲提十万亲兵,正在向我昌城行军!”

“算算时间,秦长安君预计将于今晚抵达昌城西侧安营扎寨!”

越说,南宫问越气:“于此战,代、燕勾结异族形成七国联军同攻秦国。”

“面对代、燕的屡屡邀请,我大赵坚决不愿加入联军,即便是面对代王、燕王的威胁,我大赵依旧不曾借兵借粮,始终保持中立。”

“倘若我大赵也参与联军,秦国于此战面对的困局必将愈发艰难。”

“秦国非但不感谢我大赵不落井下石之义,反倒是引兵来攻我大赵!”

“秦长安君,欺人太甚!”

南宫问是真的愤怒,也是真的不解。

在南宫问看来,七国联军面对秦国大敌,理应不会胆敢再树一敌。

且赵国现在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如果联军逼迫赵国和秦国合盟,那么赵国的疆域将让秦国获得非常大的战略空间,能够实现更多的战略战术。

而秦国在已经招致七国联军围攻的情况下,肯定也不会再来招惹赵国以至于树敌更多。

赵国只要保持中立,就能免受刀兵之祸。

这也是南宫问力挺赵王迁保持中立的根本原因。

南宫问万万想不到,现在代、燕两国都还活得好好的,大战也尚未开启呢,结果秦长安君却是先领着重兵来赵国了!

不是,秦长安君都已经灭过一次大赵了,什么仇什么怨啊还要再来灭一次!

赵王迁无措又惊讶的低呼:“秦长安君怎会来的如此之快!”

现在天气可正是最冷的时候啊!

南宫问不解追问:“快?”

“难道大王早就料到了秦长安君会领兵攻我大赵乎?!”

赵王迁理所当然的说:“于此战,秦军乃是秦长安君挂帅,秦军必胜无疑。”

“昔秦国之所以放归寡人,就是为了以寡人牵制代、燕二国。”

“若是秦国得胜,秦国焉能任由我大赵国祚继续绵延?”

“秦长安君来昌城不过是早晚而已。”

听着赵王迁理直气壮、理智坦然的话语,南宫问焦声道:“大王何至于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秦长安君未必会胜,即便秦长安君胜也未必大胜。”

“只要秦长安君不大胜,我大赵就还有机会!”

“拜请大王重整斗志!切莫未战先怯!”

赵王迁轻声一叹,目光复杂的看着南宫问发问:“寡人不愿怯战。”

“然,遍观当今大赵,可有哪怕一名大将可敌秦长安君?”

“纵是我大赵尽起青壮,数量亦逊于秦长安君帐下亲兵——仅仅只是亲兵而已!”

“寡人如何重整斗志?”

赵王迁说着极其现实的问题,南宫问也听出了赵王迁的心意。

但,曾任巨鹿县丞的南宫问面对秦国的分科举士不屑一顾,面对代王嘉言辞恳恳的书信不曾动心,面对燕王喜的高官厚禄无动于衷,在巨鹿县告破后以庶民身份躬耕于田间,就是为了等一个一朝飞升的机会!

他等到了。

赵王迁复国之后,为赵国坚守城池、不曾转投别国的南宫问成了赵国罕见的忠臣,也是所有投奔赵王迁的人中曾任官职最高的臣子,以至于南宫问毫无悬念的荣升赵国相邦。

虽然复国后的赵国只有半郡之地,但半郡之地的相邦,也是相邦!

这是南宫问放弃了很多机会、冒着巨大风险才赌来的高位,南宫问不能接受这个职位就这样消弭!

南宫问也目光复杂的看着赵王迁,眼中不由得流露出几分失望。

大王,终究还只是个孩子而已。

这是坏事,但,也可能是好事。

南宫问的腰杆渐渐挺直,沉声道:“大王年幼,心思未定,尚无力担负大赵社稷。”

“臣亦知今秦势大而我赵势弱,但,我大赵君臣骨子里流淌着的是不屈死战的鲜血!”

“臣会亲为使臣,奔赴蓟城向代王求援,并率我大赵兵马加入联军。”

“定会为大王护住大赵社稷不失!”

赵王迁看得见南宫问态度的转变,也听得出南宫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