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8章 不考虑后果的一念之仁方才是大虐!扶苏舌战群儒!(2 / 2)

加入书签

。”

“不考虑后果的一念之仁诚是大虐,但若不加以教化便一杀了之,更是暴虐!”

孔子对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并无明确的论断,但孟子却是旗帜鲜明的认为人性本善。

所以在淳于越看来,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存着本初的善念,只要加以教化,他们就能重新成为善良的人。

嬴扶苏诚恳的看向淳于越发问:“弟子愿为夫子上请叔父。”

“将所有当杀之百姓囚徒尽数移交夫子教化、判罚。”

“然,所有百姓囚徒日后再有违律之举,则其罪皆连坐夫子。”

“夫子可愿否?”

这一问,嬴扶苏是认真的。

只要淳于越应下此事,嬴扶苏真的会去为淳于越上请嬴成蟜。

然而迎着嬴扶苏诚恳真挚的目光,淳于越却沉默了。

数息之后,淳于越方才声音略显艰涩的轻声一叹:“为师之能,无法教化如此之多的罪徒,更不敢言必定能教他们一心向善,再不作恶。”

如果是在一年前,淳于越或许会真的应下这个差事,哪怕之后被连坐而死也毫无畏惧。

但看着现在的嬴扶苏,淳于越却对他教导弟子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

他们多名大儒联手教化一个嬴扶苏,结果一个没看住就让嬴扶苏长歪了,淳于越又怎敢言以一己之力教数万罪徒向善?

嬴扶苏也是一叹:“若是连夫子都无能教他们向善,我大秦又何来的人才能教他们向善?”

“夫子所言或许是对的,但我大秦确实没有能力和贤才去祛除他们心头蒙尘、焕其向善之心。”

“若是未来我大秦有此能,弟子定会第一时间上谏父王行此策。”

“但现在,为免因仁而行不仁,弟子以为叔父此举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之策!”

偏殿之中,嬴成蟜随意的坐在软塌上,听着一墙之隔的声音连连点头。

漆雕礼见状笑而低语:“难怪长安君胆敢让扶苏公子一人独战群儒。”

“扶苏公子随长安君不过数月,却已有几分长安君的风范!”

嬴成蟜随意的说:“群儒所问,皆是扶苏曾问过本君的问题。”

“今扶苏不过是将本君所答再念一遍而已,又有何难?”

说是这么说,但嬴成蟜的嘴角却止不住的扬起。

群儒所问确实没有超出嬴扶苏的问题范围,嬴成蟜确实都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他的解释。

但群儒所问的细节和角度却与嬴扶苏所问多有不同。

然而嬴扶苏却都给出了合理的应对和未曾偏离主体思想的解释。

这足以说明嬴扶苏不只是把嬴成蟜的答案听进了耳朵,更说明嬴扶苏把嬴扶苏的答案听进了心里,甚至是进行了融会贯通,将那些思想吃透成为嬴扶苏自己的思想。

哪个老师会不喜欢认真聪明又能举一反三的好学生呢?

美滋滋的抿了一口酒,嬴成蟜乐呵呵的听着嬴扶苏一人舌战群儒,其中还包括淳于越、辕守这两位嬴扶苏的夫子却不落下风。

“今长安君于分科举士之试问考生,当以分封治秦还是当以郡县治秦,长安君已不掩饰其欲助秦王以郡县大治天下之心乎?古皆以分封治天下,而四海升平,今秦却欲以郡县治天下,此不为亡国之举乎!”

听到这个问题,嬴成蟜终于放下了手中酒爵,平静的说:“该本君出面迎一迎群儒了。”

这个问题,超纲了!

嬴成蟜还没有就这个问题对嬴扶苏展开系统的教导,且现在也不是挑明大秦未来治国思路的良机。

也该由嬴成蟜出面继续舌战群儒了!

但嬴成蟜才刚起步,便听到了嬴扶苏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本公子不知叔父所思,亦不知父王所愿。”

“本公子却知,古皆以分封治天下,然夏、商、周皆亡!不见四海升平!”

“郡县治天下之举或不是良策,但却不至于被视作亡国之举,而只是助我大秦寻不亡之策也!”

嬴成蟜眼中错愕一闪而逝。

本君没听错吧?

嬴扶苏在本君未曾教导的情况下,虽未旗帜鲜明的支持郡县治天下,却已将郡县制视作一种积极的探索了?

这人果真是大秦公子嬴扶苏吗!

殿宇正堂内更是响起一片哗然:“这是何等妄言!”

“公子自幼饱读诗书,焉能生出如此想法!”

“分封治天下乃是上古之智,更是周之礼制,焉能有错!扶苏公子此言实昏庸之言也!”

嬴成蟜闻言眸光一凝,猛的推开了殿门,冰寒锐利的目光环视全场,淡声开口:

“群儒欺稚子。”

“诸位好兴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