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2)
时间紧迫。
军令一下,众人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作战去了。
六万人。
需要在三日内破对方十一万的防守,压力如山岳。
但江小川说的没错。
禹山仅用四日就打过来,他们必须要要以更快的速度打回去,不然就是在丢人显眼!
五更天眨眼就来。
常彪的五十艘战船陆续下水。
这些战船钢木混合结合,薄弱关键部位都用钢板防护,但为了轻便不是特殊部位依旧采用的是木结构,木结构外面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铁皮。
木板中穿插钢板,这战船给人一种现代科技与古老相结合的感觉。
既像是身处现代,又像是还在古代。
每艘战船都配备了六门重炮,以及两台蒸汽发动机提供动力,船员是由枪手与弩箭手水手穿插配备。
每艘船都有不容小觑的战斗力。
天门关。
是一道十分险隘的山坡。
对方在高处守卫。
想要通过必须要爬坡。
而这最后一段坡十分陡峭,差不多得手脚并行,如果手脚并行,还怎么攻打。
楚阳带着两万人已经拢了上来,不过没有贸然出动,根据许春春提供的布防图开始布置兵力起来。
张鹤龄此时已经朝着林门关挺了进去。
队伍浩浩荡荡,十分迅速。
或许是因为这次战斗有江小川在一起,所以张鹤龄的信心莫名膨胀百倍!
林门关处于一片茂林之中。
这片茂林树冠繁茂,又十分密集高大,即便已经是白天,但密林中依旧感觉视线不足。
越是这种地方,越是要小心翼翼,每下一脚都要注意安全,因为很可能会踩到敌军设计的陷阱。
若是现代战争,这种地方简直就是军人的噩梦,这样的地方不知道会有多少只地雷等着他们去踩。
这种地方,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火攻是最好的。
只是这些树木都是水润的,地面的落叶更是潮湿无比,火势根本不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张鹤龄略微有些犹豫了片刻直接下令道:“给我砍出一条路来!”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防止敌军隐藏起来偷袭,二是同时为锤子提前清理出一条路来。
一颗颗大树相继倒下,随后向两侧清理。
上千人轮流砍伐,一路砍下去,每挺近一百米,部队便上拢一段,但无论什么情况,就是不往里面冲。
根据地图,张鹤龄测算过速度,三日足够。
只要能搞通这条线路,就算没有歼敌也算是破了林门关。
或许是知道了张鹤龄的想法。
潜伏在林中的三万禹山守边部队坐
不住了,兵分三路朝着张鹤龄两万人咬了过来。
张鹤龄耳力不弱,加上他们处于空旷之下,视线极好,挺近的同时步步为营,枪炮随时在待命状态。
张鹤龄这边可是配备了三千多支枪炮热武器,对方三支队伍刚一逼近,这边枪炮齐发,几乎是几个呼吸时间就把对方的人给打退。
太猛了。
一个照面都扛不住。
虽然他们也有膛枪和炮筒。
但三万人不过才两百膛枪,二十门炮,面对张鹤龄近三千的热武器,其中三百还是自动步枪,根本连头的不敢露。
他们一边退一边叫板,想引张鹤龄追。
只是张鹤龄却懒得鸟他们,而是继续埋头砍树开辟道路。
禹山十一万人确实多,有绝对的人数优势。
但大梁这六万人配备的热武器,甚至比整个禹山制造配备的加起来还要多。
所以即便人数劣势,但火力的强大,直接让这种劣势忽略不计,还大.大拉开了两军之间的差距。
就像是当初数千武修高手加入战场一般,势如破竹,禹山这守边的边防部队,就那么几百条破枪,怎么跟大梁的部队打?
张鹤龄步步为营,基本不给对手留任何机会,相比楚阳和常彪,无论是推进还是清理路面都变得相当
顺利。
所以林门关的结果已经变得很明朗!
与此同时,天门关。
楚阳的人马已经就位。
这关口是一个巨大的斜坡,是历来徽州和信州的主要道路。
两州来往客商不少都要从这里通过。
徽州到信州是上坡,而信州到徽州是下坡。上坡时称之为天门关,而下坡时便称之为地门关。
这种坡路在未来会被改成盘山路,而不是直挺挺的上坡下坡。
楚阳带领两万余人来到天门关下。
不到三里之外就是敌军,敌军的滚石和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