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章 张鼓峰事变(上)(1 / 2)

加入书签

在张天海还在想着如何利用九江附近的地势、形势去阻敌西进的时候,日军华中派遣军第二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其指挥官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率领下一路西进,从庐州(即合肥)出发,直扑大别山脉。

日军第二军的部队可是相当不弱的,其麾下就有四个师团的绝对主力部队,再加上约为半个师团的军部直属部队,已经是整整四个半师团了。

整整十二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地从庐州出发前行,一副是要从大别山硬生生地敲开了一条防线的模样。

合肥郊外,昭和天皇的皇叔东久迩宫稔彦王正骑在马上,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确实,日军扩大了侵华战争的规模,给他们自身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先前他们为了要扩编部队,甚至不惜是连军校教员的枪也进行了回收,为的就是要用在新扩编的师团的身上。

但国内遇到的困境,仿佛就和东久迩宫稔彦王完全关联一样,他的目标就是要率领着装备精良,且是战意十足的十二大军在前线建功立业,打开一条拿下武汉的康庄大道!

至于国内遇到的困难,那不是他东久迩宫稔彦王该考虑的事情,那是那些国内的政客该考虑的事情!

“天皇岁!胜!!!”骑在马上的东久迩宫稔彦王突然拔出了腰间的武士长刀,朝天大喊了一句。

这些日军在看到自己的司令官竟然也是如此战意盈然之后,不由得也是开始呱呱地大叫了起来。

但这些口号,都逐渐是汇聚成了一阵口号声,然后开始高呼了起来。

口号的大致内容也大概只有那些个什么“天皇岁”“胜”“武运长久”一类的内容。

在这片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汇聚成一片浓浓的战意。

东久迩宫稔彦王就这样骑在马上,那双微眯的眼睛中却是充满了杀气。

按照日军的作战部署,原本日军之一路部队攻下郑州,然后沿着平汉路一路南下的,而另外一路则是沿着长江两岸进击,钳形攻击大武汉。

可是后来呢,国民政府军扒开了花园口大堤,导致洪水决堤,十几的华北方面之主力军被困于开封一带,另外后勤补给之类的,也立马是被切断了。

所以,在这种形势之下,日军也只能是放弃了沿着平汉路南下的计划了,改由长江南北两岸分别进击武汉了。

而东久迩宫稔彦王所率领的第二军,则是长江北岸之日军的主力部队。

这支由东久迩宫稔彦王率领的日军部队麾下的四个师团则分别是藤田进的第三师团、筱畑义男的第十师团、荻洲立兵的第十三师团、藤江惠辅的第十六师团,另外还有一些独立炮兵部队进行支援,兵力规模不可谓不庞大!

对了,忘了说了,第十师团的师团长之所以会变成筱畑义男,还不是因为原来的师团长矶谷廉介不给力,在华北战场的台儿庄上冲了个人仰马翻,若非如此,还不一定轮到筱畑义男来当这个师团长呢。

所以,也正是因为现阶段的兵强马壮,才让东久迩宫稔彦王对这场战役是报以无限的信心。

更何况,日军部队现在的兵容也的确是处于正盛状态。

只是,令到东久迩宫稔彦王所想到的是,一场千里之外的变动,却是慢慢地改变着他的命运。

北边,一支苏军部队悄然占领了张鼓峰和沙草峰。

张鼓峰又名刀山,俄语称“扎奥泽尔纳亚”,意为湖对岸高地之意,今位于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界线上,海拔1551米。

山的东面和北面是长池(俄罗斯称哈桑湖)和波谢特平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西南与1412高地相望,南面是防川村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

沙草峰位于张鼓峰西北2公里处的境内,海拔771米,东隔沙草峰泡子到中俄边界线12公里。峰东南35公里处有土字碑。

换句直白的话来说,这里是中苏边界的要害地点。

谁要是占领了这里,便能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当然了,苏军占领了张鼓峰和沙草峰,这已经不是和苏联的纠纷了,而是和日军与苏军的纠纷了。

苏军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使得日军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之中。

有趣的是,关东军从这一的二月起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苏作战了,并提出所用战费最好从事变费中支出。在此之前,还命令参谋迁政信等人前往现场视察,同时将其强硬主张上报大本营和朝鲜军。

在这种情况之下,苏军的突然出动,立马是牵动了整个关东军的心脏——他们认为这是苏军的“挑衅行动”,并且这是苏军这是要试探他们的实力。

对于这一场行动,在日军大本营之中,立马呈现出了两派意见。

首要的一派意见,自然是以派为首的人物了,派的大佬认为,面对于苏军的这一次挑衅,正是展现“皇军”实力的时候,要的就是要苏军对他们日军的部队“闻风丧胆”。

如首相近卫文麿,对于派的意见,同样也是赞成意见。

而有赞同派,自然也就有反对派了。

反对派是以海军为首的一派大佬,尤其是以海军次官山本五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