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4章 惟好解斗龙云起(1 / 2)

加入书签

绕后之将不是别人,正是与张辽不睦的李典。

张辽剿匪久而不归,刘馥怕他有失,遂派人前往灊山打探,中正好遇上张辽的斥候。

当得知太史慈困张辽于沘水,而寿春方向并没江东兵马,包括将军岭哨所也没有预警。

刘馥不知太史慈用意如何,便建议李典先去将军岭探查,后视情况决定要不要支援张辽。

李典与张辽积怨深深,刘馥不认为自己的面子足够化解仇恨,但他相信李典颇识大体,在大局面前会把握分寸。

刘馥在李典发兵之后,同时派出斥候回许都传信。

太史慈突然出现在沘水,很难保证江东有没有阴谋,刘馥的军事眼光不太够,所以认为请教曹操最合适,他却不知曹操此时兵出官渡,正引大军向黎阳方向进发。

也由于刘馥这次报信,让刚到黄河边的曹操犹豫不决。

张辽、李典此时都不在寿春,倘若孙权、周瑜正带重兵偷袭,不通军略的刺史刘馥,只靠两千人守不住。

淮南不安,心有旁骛。

曹操担心张辽、李典有失,遂遣史涣快马南下督战,最坏打算接替刘馥守寿春。

史涣战报一日不到黄河,曹操一日不愿渡河北进,而淮南并没想象中严重,甚至还有一些小优势。

李典视察完将军岭,确认没有江东战船和军队,随后调转方向驰援六安。

虽与张辽有私怨,但李典关键时刻拎得清,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发兵,将来曹操必然秋后算账。

李典率军西进绕后,被副将赵凡及时发现。

太史慈闻言大喜,言曰:“必是主公夺了寿春,此时派人来支援咱们,今日就是张辽的死期。”

“子义将军,主公麾下有李姓部将么?”赵凡蹙眉反问。

“李姓?”

太史慈变得严肃起来,心说江东姓李的部将虽然有,却没有将校一级的李姓将领,唯一的大将李术已被枭首两三年。

“伯常,你速去后方结阵,我突然心神不宁。”

“末将这就去。”

赵凡刚刚打马离去,太史慈立刻攻击阵型,调整成防守、撤军的阵型,他寻思若等会情况有变,自己就要前队改后队,立刻撤离这是非之地。

至于帮孙权牵制张辽?若寿春方向还能来曹军,不是吴军战斗力垮到教训,就是孙权的大军还没到。

无论是什么结果,太史慈都不能再耗下去。

他的部曲是刘繇旧部,现在损失一点就少一点,历阳人口少没有兵源补充,太史慈也不敢奢望孙权给自己增兵,所以自己保存实力最重要。

当然,太史慈还心存希望。

或许那李姓部将,是孙权启用不久的新人,自己不认识也正常。

太史慈军阵突然变化,引起了对手张辽的注意,他还在疑惑对方有阴谋,与自己相持几天的军队,就在眼跟前开始撤退。

有谋乎?

张辽地处六安西南、沘水东部的平原地带,没有高地势让他发现援兵到了,所以在太史慈撤军时反应不及时。

当听见东边厮杀声响起,李典的骑兵从北面绕行来提醒,张辽才知道是仇人’来援,而此时正在帮自己拖住对手。

张辽心中生出些许感动,立刻与李典一起展开追击。

像这样以多打少的机会,无论张辽、李典都不愿错过,心说太史慈跑这么远来送,不笑纳都对不起对方的诚意。

太史慈麾下战马仅有几十匹,其余的将士全靠两条腿奔跑,好在两路曹军也多是步卒,不存在单方面碾压。

地处江淮大平原,张辽、李典的兵力不够合围,追击途中能捞到一些好处,要完全吃掉太史慈这三四千人不容易,而太史慈要摆脱也不容易。

至于能不能逃出生天,关键要看双方将士的体力,也好看双方将士的耐力。

幸运的是,双方覆甲率都极低,不用带着重甲追逃。

太史慈由于兵力劣势,撤退途中士气有所下降,随时都有士兵倒在追兵刀下。

由于是向历阳撤军,太史慈并没按来时行军路线,而是选择经合肥、走巢湖北面,那是返回历阳最近路线。

狂奔一天一夜,太史慈的部曲折损近半数。

此时全军上下又累又饿,如果曹军仍保持高速追击,太史慈从历阳带出的人,最后很可能十只有九要阵亡。

好在他们累,曹军同样累。

张辽、李典追到合肥新城西十里处,原本疲于奔命的太史慈部突然停下结阵。

二将误以为对方体力耗尽,打算做最后困兽之斗的时候,西南、东北同时出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