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领悟上意(1 / 2)

加入书签

孙策在庐陵待了一天,便班师回南昌部署攻打合肥。

有了前车之鉴,孙策这次收起轻视,将攻城器械、粮食搬运装船,打算准备充分再出征。

孙策想过龙骧会投降,之所以还要继续筹备物资,是在做两手准备。

如果龙骧负隅顽抗,此时筹备的作战物资就会用在合肥;如果兵不血刃拿下合肥,孙策还打算继续北进取寿春。

之前击败刘勋,俘获袁术大量官员、将卒,拿下寿春及整个九江郡,孙策就算彻底继承袁术人口和地盘。

十二月底,物资即将准备完毕。

孙策再次召来张昭,打算派他再赴合肥劝降。

张昭听到传唤就知没好事,所以在去会面的路上,他就想好了借口。

当孙策刚交待完任务,张昭当即拱手婉拒。

“主公,昭能力低微、有负所托,您不如让虞功曹前往,他能说服华子鱼(华歆),定然也能说服龙云起...”

“说降能否成功,得看军事实力强弱,其实跟个人关系不大,仲翔(虞翻)亦非舌辩之士,能说动子鱼(华歆)得益刚破黄祖,并非子布能力不够,不用谦虚...”

孙策心中有如明镜,他清楚张昭的能力,认为现在说降概率很大,不想把这份荣誉让给他人。

张昭冥冥中觉得不能成事,但又不好拂逆孙策的决定,便岔开话题说道:“主公初得豫章、庐陵,郡内民心未附,如果此时调离大军去淮南,刘表必会勾结海昏、鄱阳的宗贼作乱,他们一旦阻截大军粮道,则顾此失彼也...”

“子布提醒得对,除了从兄伯阳(孙贲),还需要留一员大将在此...”孙策捋须喃喃自语。

张昭欲哭无泪,心说我铺垫这么多,就是想请缨留下,您可别会错意啊。

就在两人说话之时,周瑜突然神色匆匆闯进来。

孙策听力极好,转身看到是周瑜,正想咨询对方意见,便热情的挥手招呼:“公瑾来得正好,我有事与你商量...”

“主公何事?”周瑜皱起眉头。

孙策正色道:“刚才子布提醒,出兵淮南之前,应留一员大将在此,防范刘表犯境骚扰,或者勾结海昏、鄱阳宗贼,袭击我大军粮船,你有什么建议?”

周瑜思忖片刻,回答道:“子布所言甚是,豫章初定、民心未附,伯阳(孙贲)将军独木难支,之前他与太史子义配合较好,不如留下太史将军?”

“子义(太史慈)勇烈,是個合适的人选...”

孙策点头肯定,见周瑜神色有异,便皱眉追问:“公瑾所来何事?”

周瑜忙取出怀中书信,递给孙策:“仲谋(孙权)遣人送书,言陈登勾结严白虎余党,欲渡江图吴郡...”

“嗯?”

孙策急忙展开书信,看完气得卷成一团,捏在手气鼓鼓的。

“陈家叔侄着实可恨,不杀不足平我愤。”

周瑜抱拳请缨:“主公出征合肥在即,若对陈登不放心,我愿率一军回去抵挡,待您拿下合肥、寿春,则可袭击广陵后方,前后夹击必擒陈登。”

吴郡是孙家根基,孙策和将领的家眷多留在吴,后院起火不能让他安心。

此时江东众将正兴致勃勃要打合肥,很需要跳出一个人来阻止,但可惜周瑜的心思也在合肥,没能及时领悟孙策之意。

“子布,你认为呢?”

孙策没反对也没拒绝,而是转身向张昭确认,这个信号显然不正常。

就好像领导想拍板,但不方便拍板,这时候就需要下属配合。

周瑜没有领悟意图,孙策就继续问下去,直到有人配合为止。

张昭军事谋略不及周瑜,但论行事老练却胜过周瑜,面对孙策的询问,他不紧不慢说道:“庐江、豫章、庐陵三郡新得,需要花时间、留驻军去稳定,倘若此时再分兵两地作战,于军不利也...”

周瑜听到弦外之音,立刻出言反驳:“我听子布之意,要让主公放弃合肥?现在不携胜利之威一鼓作气,下次再打必然困难得多,另外合肥乃是入淮门户,主公要逐鹿中原,合肥不可不取,也不可不夺,子布忘了龙骧的奚落?”

见孙策没有介入,张昭立刻壮起胆气,随即开始据理力争。

“区区奚落,张昭岂能因私废公?对我江东来说,吴郡的安危远比合肥重要,此前战刘勋、败黄祖、降豫章、收庐陵,哪一战不是收获钱粮、百姓无数?合肥只是一座小小孤城,咱们最后能得到什么?可能封赏将士都不够...”

“合肥扼守江淮水道,不捏在自己手里,谈什么逐鹿中原?就是单单地理位置,就不是钱粮、人口可比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