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 新的生意1(1 / 2)

加入书签

看着眼前的五枚铜钱,宋文镜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如果从本身的价值上而言,这五枚铜钱即使放到2000年以后,每枚差不多也就二三十万的价格。

关键的问题是,稀缺性。这才是让宋文镜感到无比开心的原因。

这五枚铜钱,他没有打算将来出手。准备继续保留着,传承下去。

宋文镜郑重的从抽屉里找出一块干净的布,仔细的将五枚铜钱擦拭了多遍,然后才小心翼翼的用油布包好,贴身保存。

他准备过两天回去的时候,还是放到老家为妙。这里终究是租的房子,而且日出晚归的,万一出现什么意外,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看着三只狗崽子靠在一起,呼呼大睡,宋文镜不禁微微一笑。小家伙们希望你们快快长大,以后可是需要你们看家护院的。

第二天,宋文镜早上照常到商少华那边报到,学习雕刻技术。下午则是去收破烂。

最近一段时间,收入上锐减不少。主要是上午的时间要学习,只有下午才能去工作。而且近段时间以来,已经很少能够收到好东西。更不要说什么珍稀之物了。

宋文镜知道,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大部分人家并没有那些珍贵的物件;另外一种则是,即使有珍稀的物件,人家也看不上他这个收破烂的,并不愿意跟他进行交易。

比如说,某人家有一个珍稀的瓷器,那么人家肯定是希望有懂行的,且资金实力雄厚的人过来收购。而不是他一个收破烂的上门去收。

舒州地区,本就是吴派所在地,而至今宋文镜也就收到了文徵明的两幅作品。那么其他名人的作品就不存在吗?

怎么可能,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人家不愿意拿出来而已。

像沈周、唐寅等等,宋文镜何尝不希望能够有机会得到他们的作品呢。可惜……

如果没法在收破烂的同时,收到好的物件,继续这样下去的意义也就并不存在。

这两天,宋文镜就在考虑此事,有没有必要换个行当?要不然,靠现在这样的方式积累资金也着实太慢了。

如果将来政策放开,允许开古玩店,但手上却没有足够资金,那等于是失去了一次机会。

无论是收,还是卖,没有一个店面的支撑,还是像现在这样靠着捡漏,想要找到好东西,确实是千难万难。

一旦政策上允许古玩的交易,那么有老旧物件或者古玩的人家,肯定是更愿意到古玩店去交易,而不是交给他这个收破烂的。

印象中,京城的潘家园在1992年成立。当时的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

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

而在京城放开市场之后,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也随之开始开放。

比如,舒州地区的文庙,就是如此。

前世之时,宋文镜有空就喜欢到文庙闲逛,经常性的跟一些摆地摊的交流心得。所以,对于这段历史,他是相当熟悉。

如果他想要进入这一行,那么就必然需要在92年前,有足够的资金,以及能够拿的出手的一些古玩或者玉石充当门面。

对于自己手中珍贵的物件,他当然不可能拿出来。可一些次要一点的,倒是可以拿出部分出来,作为门面的担当。

剩下的时间也就两年多的时间了,如果不能够在这段时间之内,筹集到相关的资金,那么他这项计划也只能宣告失败。

可问题是,前面赚的钱,大部分都又换成了古玩,被自己收藏了起来。而且暂时他也没有打算将这些东西出售,说白了,还是后期的升值空间更大,目前出售,有点得不偿失。

比如说,之前收回来的紫檀木,足够他打两张太师椅以及一张方桌。

如果他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这么去做。可关键的问题是,现在这个时候卖不上高价。即使有识货之人喜欢,最多也就值个三四千块钱。

可如果过上十年八年之后再卖的话,至少也是几十万起步。悬殊如此之大,宋文镜当然不愿意现在就忙着出售了。

晚上,宋文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还是思考着,到底做点什么为好。

可想来想去,想要赚钱,前期的投资都不会少。而他全身上下,现在连一百块都拿不出。

之前原本还有一百多块,可后来为了帮助王香琴,而都借给了她。

“哎,算了,暂时先不想了,先存点钱再去考虑吧。现在考虑太多,根本没法实现,等于是白想。”

想到此处,宋文镜干脆直接吹灭了油灯,早早的睡去。

生活再次的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时光荏苒,一晃半年的时间过去。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宋文镜基本上是上午学习,下午收破烂,晚上看书,很有规律。

半年的时间,钱倒是存了不少,大约有1700块。唯一可惜的是,基本上没能收到重量级的,能够让他心动的东西。

“文镜,下周跟我一起回去一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