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7章:前程都不想要了?(1 / 2)
若是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大家才觉得有几分可信。
但皇上却不曾将之公布,而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态度,这就让人不禁开始联想猜测,皇上不公布此事,是有什么更有深意的安排,还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功劳?
这就只是皇上姑息严攸宁的一个幌子?
读书人情绪被挑起来之后,胆子都不小,便是皇上也同样敢质疑。
有人开始带头闹事,随随便便一煽动,大家就热血上头,聚在一起要讨说法了。
虽然皇上不在扬州城,但国丈爷在啊!
不能向皇上讨说法,那就向国丈爷讨说法。
一场声势浩大的学子风潮便这么掀起了,一大波学子齐齐聚拢在了淮南王府门前,要向淮南王,向国丈爷讨要一个说法。
这场风潮来得十分突然,秦淮和霍临尘都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霍临尘并不主管科考之事,是以他对学子们的情况也并未过于关注。
秦淮同样如此。
他从不跟读书人有来往,以免瓜田李下,徒惹怀疑。
不仅不来往,他也不关心,现在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生息蛊之事上,目前最让他关心在意的,也只有王家人的动向。
是以,他同样没有察
觉到这场读书人掀起的风浪。
外头的风浪已起,越来越多的学子聚拢,喧闹嘈杂之声也传入了府中来,隐约还能听到有人激动地大喊。
“严惩严攸宁,严惩逆贼之女,还世间一个清白公道!”
秦淮眉头紧蹙,总觉得此事大有蹊跷。
“我就算再不关心读书人之事,也不至于闭目塞听至此,我总感觉,此事是有人故意瞒住了风声。”
霍临尘的眸中升起一抹冷意。
他也有这样的感觉。
这些书生的这场闹事,就像是冷不丁就冒出来了,他们这么多人手,事先竟然半点风声都没收到。
这不合理。
那又会是什么人那么希望严攸宁被严惩?
他们的心中都不约而同地冒出了同一个名字:王璟辉。
这些书生大多数都只是被鼓动之下,才会对严攸宁生出这么深的恨意。
但实际上,他们对她未必真就这般恨之入骨。
真正对严攸宁恨之入骨的,便是王家人。
这一点,从王家父女那日是如何公然在众人面前揭开她的身份,要求严惩她,就能看得出来。
但他们辛辛苦苦忙活一场,最后严攸宁非但没有被严惩,反而还得了皇上的恩赏,王家父女心里只怕
早已怄得要吐血。
但严攸宁现在有皇上的尚方宝剑护体,任凭谁都没法再想要动她,至少王家人做不到。
他们自己做不到,却能想法子让旁人去做这件事。
这些书生,就是他们手里最方便,最锋利的刀。
因为即便是皇上,也不可能降罪于这么多的书生。
正所谓法不责众,更何况,书生是朝堂的未来,这些人,以后都有可能是熙元帝的门生,熙元帝怎么会对自己的门生下手呢?
他若当真动了这些书生,说不定还会引起更大的风波。
若其他地方的书生因此闹事,那即便熙元帝这个皇上也难以善后。
所以说,推动了此事的幕后之人,的确很聪明,手段很高超。
秦淮和霍临尘便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着,进退两难,最后只能妥协地交出严攸宁。
但这也相当于是违逆了皇上的意思,在众人面前打了皇上的脸,最后不得不胁迫着皇上改变主意,严惩严攸宁。
这件事最后以牺牲一个严攸宁为代价来平息,但受损的,却还有熙元帝的颜面与威信。
这件事是霍临尘在督办,他没能把此事处理好,皇上与他之间,兴许也会因此生出嫌隙。
对方一个招式
,可谓一箭数雕,杀伤力十足。
这是最坏的一个结果,但是,对方定然想不到,他们手里同样有筹码。
他们的筹码便是严攸宁立下的功劳。
她的功劳,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半点都不掺假。
这个功劳摆出来,便是一众读书人都无话可说。
原本他们还想再多等几日,等王家背后的人上钩。
但若此时这件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他们也只能选择将生息蛊之事公之于众,将王家当众定罪。
到时候就不知道这些只知道埋头读书的读书人,在听说了那些事,见到那些生息蛊之后,是否还能保持镇定。
王家人也大概不会想到,他们处心积虑地做了这么一个局,最后遭到反噬的反而是他们自己吧。
眼见外头的闹剧已经越来越凶,霍临尘一起身,直接道:“走,我们会会这些书生去。”
秦淮也起身跟上,末了不往交代,把严攸宁看好,不要让她知道这件事。
她还是一个孩子,好不容易从上次的那件事中缓过来,现在又要再次重新经历一遍,秦淮担心她承受不住。
被这么多人呼喊着要严惩,要处死,便是落在任何一个人的头上也都无法接
受,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