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4章:未来的一代名匠(1 / 2)

加入书签

兰清笳自己,便是药人案的最大受害者。

因为自身的经历,她对这件事也就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便是巫蛊之术,她相较于秦淮来说,也更为了解。

是以,她在熙元帝面前说话的分量便远超了秦淮。

同样的话从秦淮的嘴里说出来,熙元帝或许也能听进去,但却没有从兰清笳的口中听到更加信服。

是以,当初秦淮才会说,这件事成败的关键,更多是系于兰清笳的身上。

熙元帝究竟能否真正被说动,便得看兰清笳愿不愿意使出十分之力。

兰清笳对于卓安烺的确没法像沐白那样做到全身心的信任,不过,他说的有关除蛊之事的想法,却是跟兰清笳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件事的确是十分有必要做,而且,还不能只当做一时任务,应当是作为长期之事来贯彻执行。

便是冲着这一点,兰清笳也决定了要全力一试,尽力为卓安烺争取。

兰清笳说完了除蛊之事,又转而提到了药人和鬼人之事,便是要在熙元帝的心中加大筹码和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增大自己这番话在熙元帝心中的分量。

毕竟,在巫蛊之术上她或许还不够有分量,但在药人和鬼人之

事上,就没人比兰清笳更有话语权了。

她将两件事进行类比,也就让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摆在了同一层面上,让熙元帝也会多几分思量。

果然,从熙元帝的面色来看,他俨然已经被兰清笳的这番话说动了。

或许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启用卓安烺,但除蛊之事已经确确实实让他上心了。

沉吟了半晌,熙元帝也调整好了自己的心绪。

他沉声开口,“你说得对,不论是药人鬼人之事,还是除蛊之事,都十分有必要。

眼下的胜利只是暂时的,朕不应该那般短视,直接被这场胜利冲昏了头脑。”

皇帝当久了,被人捧久了,久而久之,就会忘记如何低头。

他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身为帝王在决策上的失误与不足,这已然十分难得。

兰清笳听了他这话,心中一下就有数了。

他的确是个能听得进劝的帝王。

只要听得进劝,那卓安烺就还有一线生机。

熙元帝果然很快就提到了卓安烺。

“除蛊之事,你们觉得朕应该派卓安烺去办吗?”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熙元帝不否认,他或许是目前能找到的对巫蛊之术最了解之人,但他此前有过

那番过往,熙元帝并不能放心用他。

因为那样的人,已经失去了熙元帝的信任,谁都不能保证对方会不会故态复萌,再次背叛。

与其如此,还不如重新培养其他更加忠心耿耿之人,就算对方能力稍有欠缺,但至少不用担心会遭到背叛。

而今,熙元帝对卓安烺依旧存着芥蒂。

即便他对巫蛊之术的确很了解,即便从能力上来看,他的确是最适合不过之人,但熙元帝心中天平依旧不能彻底向他倾斜。

说白了,熙元帝不信任卓安烺。

卓安烺越是聪明,熙元帝对他反而越是不放心。

一个不能保证对自己绝对忠心的聪明人,放在自己身边可不一定是好事。

熙元帝主动问起秦淮和兰清笳的意见,一来是因为这个提议是他们提出的,出于尊重,熙元帝的确应当问问他们。

二来,熙元帝也的确很看重他们两人的看法,是真的想听听他们的见解。

若他们能说出让自己信服的理由,熙元帝也会考虑采纳。

秦淮依旧没有开口,而是完全把主场交给了兰清笳。

兰清笳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皇上既然问了,那我便如实说了

。我认为,卓安烺此人可用。

从能力上来说,他的确最适合不过,除了他,皇上也很难找到比他对巫蛊之术更了解之人。

皇上会有所顾虑,无非就是担心他的忠诚问题。

对此,我也不敢贸然为他做担保,我对他也同样保有些许怀疑。

让我觉得他可用的原因是,我在他的身上的的确确看到了对巫蛊之术毫不掩饰的厌恶与痛恨,就如同我对试炼药人之人的痛恨一般。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有时候仇恨也是一种无限的动力,为了复仇,我们有时候可以不顾一切,卓安烺身上有那样的仇恨。

这件事于他而言,不是一桩任务,而更像是一桩使命,一桩能让自己前半生所受的苦得到释放和报复的庄重使命,所以我愿意相信他。”

兰清笳的话说得格外郑重,也格外发自内心。

这些话不仅仅是为了劝服熙元帝而说出的话术,而是真的发自她的内心。

只有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才会明白那种仇恨的心理,也才会了解,他们因为心中的仇恨,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从这一点上,她和卓安烺已然产生了共情。

所以,便姑且相信卓安烺一次吧。

如果他能

抓住这次机会好好表现,那便是他命不该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