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这个家,没有我,得散(1 / 2)

加入书签

一代木工大师鲁华,是鲁班传人,精通木工,机关之术。

老年时,感叹子孙资质平凡,不能继承他的衣钵。

于是将毕生所学编撰成书,命名《天工策》,藏在千机盒中,交予后人代代相传。

希望有朝一日,被有缘的后人发现,结果辗转到了九宝的手里。

里面不仅记录了木工技法,机关术,还有鲁华对于建筑方面的经验总结。

李老五打开小侄女递给自己的书籍,翻看几页,就沉醉其中。

不眠不休地看了两天两夜,直到将整本书看完,才回过神来。

接下来几天,他闭门不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废寝忘食地深入研究。

九宝怕他会忘了吃饭饿死,到了饭点,就跟小八给他送饭。

发现李老五的桌子上,满是各种建筑的图纸。

是李老五在看书的时候,得到启发,灵感出现的时候创作的。

看着那些图纸,九宝心中一动,她前后两世,都喜欢亲近自然。

要不然前世,也不会在郊外建别墅居住。

现在居住在村里,虽然比前世喧嚣的都市要清净,但还是不太满意。

首先,她没有独立的空间,其次,家里的院子还是太小了点。

她有八个哥哥,要是以后娶妻生子,家里指定是住不开的。

两岁的九宝,操着她这个年纪不应该操的心,心里想着。

这个家,没有我,得散!

还能怎么办,盖房子呗!

九宝将李家村里的空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没有一处满意的。

原因只有一个,不够大!

她有八个哥哥,而且叔伯婶娘都在壮年,说不定过两年,她就又有一群的小萝卜头弟妹。

所以要未雨绸缪,盖房子要一次到位,能住下一个家族的那种!

于是就盯上了莲花山的主峰,那峰顶平坦,面积够大。

而且在山顶,就算以后有个什么天灾人祸,他们家都不会有问题。

说不好听的,就算发生兵祸,有军队围攻,只要将上山的路封住,他们家照样能平安无恙。

九宝越想越高兴,就跟五叔说了自己的想法,李老五大喜过望。

他钻研《天工策》已经入迷,正手痒难耐,发愁不能把书上的理论付诸实践。

现在九宝想要在莲花山里面,修建一座可以传承百世的李氏大宅,顿时感觉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三天时间,李老五就将图纸画了出来,叔侄两个发起了家庭会议。

图纸上恢宏的建筑,精心的布局,让李家人很是喜欢。

再加上九宝讲述了修建新宅的初衷,一是家里人要永远的生活在一起,几代以后,他们家就是一个大家族。

其二,世道不太平,天灾人祸不断,天下五国烽烟四起。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天下大乱。

要是新宅建好,再大的灾难,他们家都能躲在山里,不用再四处逃难。

老太太一听,立即拍板。

这房子,盖!

白嬷嬷默默地看着那图纸,再看看一家和睦的李家人。

隐隐觉得,不出二十年,这天下的世家,恐怕要多一个,那就是清丘莲花山李家。

要知道,他们白家能作为武林世家传承千年,凭的就是家族一心,同舟共济。

之所以心往一处想,劲儿向一处使,就是从未分家。

纵然现在已经是八大分支,五十几房,还是一起生活。

同根同源,都是一个祖先,自然比江湖上那些凑在一起,没有血缘关系的门派,凝聚力要强。

李家人不知道白嬷嬷的想法,喜悦过后,他们开始发愁了。

因为盖房子要用钱,看李老五的图纸,那根本就不是几进院子那么简单,那是一座城堡。

房子不是气吹的,需要砖瓦木料,沙石人工,这都是需要银子的。

改造莲花山,已经花了将近二十万两,他们都知道,九宝和老太太手里的银子已经花光了。

李老大兄弟当即表示,要把自己手里的钱拿出来,被九宝拒绝。

说银子的事情她有办法,她想用的,是自己空间里剩下的那几十万两。

正想编一个借口拿出来,殷肃就来了,有了这二十万两,就可以开工了,解了燃眉之急。

九宝想着,以后要是不够,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