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2 / 3)
一位鹤发童颜,满面红光的老者。 感觉老者有些眼熟,钟文在脑中仔细搜寻片刻,回忆起此人乃是在武亲王府有过一面之缘的孙御医。 “你来了。” 仿佛早已预料到钟文会来,李九夜缓缓开口道,一副等候多时的口气。 “李……陛下,您不是病倒了么?” 钟文早已感知到李九夜的气息,然而在看见本人之时,还是有些发懵。 “你是来给朕治病的么?”李九夜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 “是。” 他当然不会直说此来帝都主要是为了拯救十三娘,替李九夜治病只是顺道。 “你有心了。”李九夜温和地说了句。 “您已经康复了么?”钟文凝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还是说,您根本就从未病倒?” 李九夜沉默不语,并不回答。 无数画面在钟文脑中闪过,这一刻,他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忽然大彻大悟。 “怪不得南宫姐姐告诉我说,或许陛下并不需要我治疗。”钟文喃喃道,“也难怪酒前辈和轩辕统领还未到达东宫,便已知晓了太子的所作所为。” “果然瞒不过南宫家的那个丫头么?”李九夜脸上露出赞许之色,“在朕见过的所有人里,若论智慧,还真是无人能出其右,那萧无情连给她提鞋都不配。” “陛下这么做,是为了诱骗太子犯错,好找个借口另立储君么?”钟文心中有种不爽的感情在酝酿,发酵。 “朕虽然对太子有所不满,却也不至于无聊到这等地步。”李九夜摇了摇头,“这件事情的源头,说起来还在南宫丫头身上。” “哦?”钟文一愣。 “帝都叛乱之后,朕和那丫头曾经有过一次会面。”李九夜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来,“当时她便提醒过朕,要注意舒殊这个人。” “朕知道南宫丫头素来机智过人,她既然说出这番话来,定非空穴来风,便在舒殊身边安插了眼线。” “果不其然,等到朕带兵出征之后,舒殊便与太子有了密切往来,更是利用职权,替太子谋取了不少好处。”李九夜自顾自说了下去,也不管钟文在没在听。 “大臣选择站队,本来也没什么,虽然有点为时过早,倒还不至于让我太过气愤。”李九夜接着道,“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朕的意料。” “太子的性子需要打磨,朕故意让老三监国,便是想要给他提个醒,让他好好反省自身。” “结果他以为自己这个太子要被替换,惊慌失措之下,竟然派人绑架了孙老的亲孙子,胁迫孙老对朕下毒。” “看来孙老对陛下忠心耿耿,并未屈服。”钟文看了眼孙御医,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就是太子让朕最不满意的地方。”李九夜接下来的话语,令钟文心中生出一股寒意,“身为未来的帝王,可以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却不可不懂得把握人性。” “以老三的性格,就算朕想将皇位传给他,他都未必愿意接,太子连自己弟弟的性格都不了解,此为其一。” “孙御医对朕的忠心自不用说,更可笑的是,他竟然不知道孙老共有三个孙子,而被他绑架的孙衡,是最不得孙老喜爱的那一个,此为其二。” “舒殊的性格向来喜欢左右逢源,从不主动站队,如同泥鳅一般滑不留手,却在朕表现出对老三的偏爱之后,主动上门投靠太子,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别有所图,太子却还天真地以为是自己的威望所致,此为其三。” “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地看不懂人性,认不清现实,让朕如何能够放心地把江山托付给他?”李九夜眼中满是失望之色。 “所以陛下便将计就计,假装病倒,任由太子继续犯错么?”钟文淡淡地问道。 “不错,朕想看看,若是放任不管,朕的太子究竟会做到何等地步,毕竟废立太子不是小事,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李九夜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此外,对于舒殊的真实目的,朕也有些好奇。” “然而到现在为止,朕还是没搞明白舒殊这般兴风作浪,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过太子的所作所为,倒还真是教朕大开眼界。” “陛下,这些皇家父子之间的尔虞我诈,我不懂,也不是很愿意懂。”钟文的声音渐渐冷了下来。 “看见朕没有生病,你似乎不太开心。”李九夜不解道。 “陛下可记得你我之间的约定?” “你说的是十三娘和珊瑚么?”李九夜恍然大悟,沉默了半晌才缓缓说道,“太子会先拿她们开刀,朕也颇觉意外。” “若是我没能及时赶到,陛下会不会出手救下十三娘和上官父女她们?”钟文冷冷地看着李九夜,“这其中有一位,可是您的三公主啊。” “……我不想骗你。”李九夜沉吟许久,才缓缓答道,“今天发生在东宫的事情,朕不会出手干预,太子他们可以继续为所欲为,直至舒殊露出真实的目的,朕才会醒来。” “陛下违背了你我之间的约定。”这一刻,钟文心中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 “是朕对不住你。”李九夜柔声说道,“为了大乾的安定和繁荣,朕必须要知道舒殊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一时间顾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可知道刚才东宫之中发生了什么?”钟文忽然问道。 “就在你赶来之前,朕已经接到了消息。”李九夜点了点头,眼中难以抑制地流露出惊讶之色,“想不到短短数十日,你竟然成长到如此地步,简直令朕难以想象。” “想要探明舒殊的真意,有千千万万种方法可以做到。”钟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一丝悲哀,“可陛下却选择了牺牲上官父女,只怕未必没有借太子之手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