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旱风虫孽久挻灾(2 / 2)
崔南星只好露出头来,吐了吐舌头。
祝之遥看了看允棠,面上露出担忧之色。
*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伴随金秋而来的丰收喜悦,百姓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就被遮天蔽日而来的蝗灾,袭了个粉碎。
蝗灾起初只在江浙一带,但因应对不利,不过月余,便向四处蔓延开来,所到之处,寸草不剩。
还未等众臣想出对策,西北递来紧急军报,西夏来犯。
于是官家急召几位命臣入宫,商量对策。
官家一筹莫展,群臣七嘴八舌,各说各话,一时间乱做一团。
右司谏祖邑道:“如今正巧崔奉崔老将军人在汴京,请他带兵出征再好不过。”
官家摇头,“前些日子,崔奉已向朕辞官,朕也应允了,再令找其他人选吧!”
枢密使窦谈友道:“可忠武大将军刚刚南下平乱,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官家叹气。
“怀化将军肩上箭伤未愈,连刀都拿不起来,如何能上战场啊?”
“是啊是啊。”
“魏国公退隐已久,怕是武艺也早已生疏啦!”
群臣附和。
祖邑又道:“崔老将军辞官,告老还乡,可他的儿子崔奇风正值壮年啊。”
宰相富筝道:“不可,崔家守辽边境多年,对辽军知之颇深,如今崔奉辞官,重担本就压在崔奇风身上,官家召崔奉回京,虽临时抽调游骑将军过去坐镇,可崔奇风还是早早返回边境为妙,以免辽国趁机生事端。”
“辽国使团已经入京,”太子道,“辽国应该不会趁机...”
“应该?”瑄王嗤笑,“辽国历来狡诈,我们万万不能放松警惕。”
祖邑点头,“瑄王殿下说得有理。”
太子悻悻。
官家揉着眉心,叹道:“偌大个国家,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将军领兵出征了么!”
瑄王皱眉道:“崔老将军告老还乡,应该不急于这一时吧,若父亲下旨,他定不会推诿...”
“不可。”官家直接拒绝。
窦谈友疑惑,“话说回来,崔奉怎么突然好端端的要辞官呢,只要有他在,辽军闻风丧胆,定不敢来犯,莫非是有什么隐情?”
官家心虚搪塞,“不是说西北战事吗,怎么说到崔奉身上去了?”
“国难当前,有什么事还能比保家卫国更要紧的?”瑄王义正言辞,“如此想来,崔家最近的举动颇为反常,崔老将军既已起誓,驻守边关,此生不归,为何崔奇风无召私自回京?如今崔奉又扯出告老还乡一说,分明是归京途中,听闻西夏骚动,想以此胁迫...”
“住口!”官家拍案喝止,“崔奉戎马一生,平南乱,守北疆,身上伤疤数都数不清,谁都没有资格对他品头论足!”
瑄王忙起身,“儿子失言了,父亲恕罪。”
官家心烦,“就让沈聿风去吧,武艺再生疏,他也知道如何领兵打仗,总比毫无经验的小将们强!”
“是!”窦谈友应声。
祖邑迟疑道:“那蝗灾...”
官家一摆手,对瑄王道:“秉铖,你去吧。”
瑄王虽不情愿,还是起身领命。
富筝道:“这蝗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桑重创,还有百姓心头惶恐,不过数月,坊间已有流言,说官家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可东宫却懦弱不堪,日后恐难延续盛世,这才天降虫灾,以示警戒。”
太子仓皇起身,“这...”
官家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瑄王闻言,却隐隐露出得意神色,刚才被训斥的阴霾一扫而光。
官家将一切看在眼里,手指在案几上轻点,“秉铖啊,你南下,亲设捕蝗队,率领当地民众集体捕蝗,并贴出告示,可以蝗尸换米粮。”
“万万不可啊,官家!”祖邑道,“百姓都把蝗灾当作天罚,又岂肯因米粮再去触犯天怒呢!”
“那以你之见,又该如何啊?”官家皱眉,音调越来越高,“什么都不做,朕带着你们,都去祖宗宗庙,烧香祈福吗?还是立刻将东宫易主?”
祖邑双手举过头顶,“臣惶恐!”
官家哼了一声。
“臣以为。”富筝瞥了眼慌张的太子,“应让太子殿下亲自南下,一来以实际行动堵住悠悠众口,二来也让太子殿下|体恤民情,真正了解百姓之疾苦。”
官家沉吟片刻,“好,那就让太子去吧!记得把弘易也带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