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005章 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1 / 2)

加入书签

朱棣恭敬的退出奉天殿。

来应天的路上,他多有思考。

马蹄声阵阵,打不断他心中的思绪,遥望远方,一座宏伟的皇城透露出几分压抑。

大哥朱标薨逝,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次极其可怕的震荡。

远在北平的朱棣,在悲伤之余,思绪自然而然的落在储君之位上。

曾经,因为朱标的存在,储君之位牢不可破,以父亲对大哥的喜爱,他明白,这辈子他都没有希望。

但是大哥病逝,让所有的不可能,都变得松动摇曳,他这个第四子,也多出了一点点可能。

希望就像是野蛮的火种,哪怕只有一丝,也足以在心中的荒原上点燃起燎原之火。

因此,当锦衣卫来到北平传旨之时,他内心里有惊恐,有疑惑,也有些微的兴奋。

锦衣卫,这个文武百官深恶痛绝,可说是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一旦锦衣卫上门,基本没有好事。

朱棣当时是惊恐的,前脚他刚收到应天眼线的消息,言称翰林学士刘三吾单独面圣,可能与立储相关。

后脚锦衣卫便急速而至,来得实在太过于凑巧,他甚至怀疑,莫非是安插眼线这种事情,被父亲发现,要治他之罪。

面对远在应天,已经年迈老朽的父亲,朱棣仍旧十分惧怕,以重金贿赂传旨锦衣卫,只得到模棱两可的答复。

他心中很慌,但不得不去,即便是安插的眼线被发现,他最多领一顿责罚,绝不会犯罪下狱。

只不过若是有这个小插曲,父亲对他的想法会如何?

有些事情,做了未曾被发现,那可称得上手段高明,但一旦露出马脚,那便是滔天的祸患。

怀揣着紧张、不安、恐惧等多种复杂的情绪,朱棣只带了几名身经百战的骁勇亲卫,一路奔袭往应天而来。

只不过,他想象中的责备和惩罚,并没有到来,事情的发展,反倒是远超出他的预料,甚至是所有人的预料。

储君之位,竟然真的在向他招手,且距离近在咫尺。

深吸一口气,朱棣掐了掐大腿,清晰且强烈的疼痛感瞬间涌上心头,他那张饱经风霜磨砺变得刚毅粗硬的脸,神情止不住的喜悦。

这只会在梦中才可能出现的情况,竟是如此的真实,朱棣脚步轻快了些,些许雨丝打在身上,落在唇角,甜丝丝的。

另一边……

应天皇城,午门前。

细密的雨丝犹如牛毛,濡湿了詹徽的鬓角。

他来的最快,但在午门前,还是选择站住了脚,静静地等待其他几位同僚。

近些日来,陛下朝政荒废不少,召开朝会的次数大为下降,可见太子薨逝,对陛下带来的伤痛极为深刻。

眼下陛下突召六部尚书前来议事,必定和储君之位有所关联。

詹徽只觉得不妙,眉头皱得很深,临出门时,特意与家中妻儿交代了身后事。

“资善,你来的可真快。”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詹徽回头,见是任亨泰,便道:“古雍来的也不算晚。”

“自太子殿下薨逝之后,这是陛下第一次召集我等议事,自然不能误了时辰。”

“此番议事,事关者大,我估计,应当与储君之位有关。”

“应是如此。”又一道声音传来,詹徽和任亨泰回头,来人步履平稳,是杨靖杨仲宁。

“仲宁。”

“资善兄,古雍兄,为何不进?”

詹徽:“陛下召我等议事,若只我一人入内,万一陛下怪罪你们,那我可是犯了大罪过。”

杨靖扫一眼周围,见宫中侍卫距离甚远,压下声音道:“两位大人觉得陛下最中意哪一位皇子?”

詹徽和任亨泰齐刷刷的摇了摇头,对这个问题如避蛇蝎:“陛下心思,岂是我等俗人能够猜测,仲宁慎言。”

“是我孟浪了。”

很快,六部尚书来齐,又过片刻,八十岁的翰林学士刘三吾颤巍巍的走来。

七人互相见礼,不在午门外停留,直奔奉天殿。

奉天殿内,朱元璋闭目养神,并未去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

在他看来,这些奏折,过几日转交给朱棣处理就可,他这等老眼昏花的老朽,该安稳的待在后园之中,赏花钓鱼,颐养天年。

思绪转动,他忽的意识到,凡人之躯精力有限,如此多的奏折需要处理,若是累坏了朱棣,那该如何是好?

前太子朱标年富力强之年,就一命呜呼,很难不让他怀疑,是否是每日处理政务太多,积重难返,活生生劳累而死。

如果真是如此,那朱棣呢?是否也会在他尚未将国运彻底转交完之前,便过劳而死。

微微睁开双眼,朱元璋扫过堆积如山的奏折,心中越发不喜,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底下官员也真是,这等事情也需要上奏?

还有一部分,则是官员之间的相互攻讦,场面堪比宗门比武,各种言辞手段让人眼花缭乱,且观之头头是道,难以辨明真假虚实。

“人心诡谲,尔虞我诈,相较于我等逆天争命的修士而言,更为阴险狡诈,天道在人道面前,除去占据至高的法理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