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残血宜】1.8(2 / 4)
花将军和“四娘子”杨妙真来比之秦良玉将军。
这篇赋文用词华美,对仗工整且朗朗上口,而且又来之不凡,一时之间便传颂各地,让张皇后之文采和秦良玉将军之忠心英勇家喻户晓。
这个消息传到秦良玉耳中时,简直就是不要太受宠若惊,不仅对皇后娘娘好感倍增,还对大明王朝更加的忠心耿耿。
天启五年五月十八日,朱由校在一众宫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皇后因为要与其长姐见面,而太子则是要跟着他的皇叔朱由检一起看书,于是仅有皇帝一人前往。
这几l年的日子甚是风平浪静,大概是因为日子过得十分舒心,不仅皇帝忘记离水远一点,皇后也忘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事情。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不知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太监说了些什么,突然舒舒服服待在
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的皇帝,就坚持要与王体乾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
结果还没有泛舟玩乐多久,一阵狂风刮过,掀翻了小船,使得船上所有人都不幸跌入水中,所有人都差点被淹死。
虽然皇帝被人及时救起,但经过这次落水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
皇后为此震怒,直接将那些不顾皇帝安危的一众太监给处置了,随后就开始日日关系皇帝的饮食起居。
但在桃夭不曾留意的时候,尚书霍维华背地里不知受何人指点,突然就瞒着皇后娘娘给皇帝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
因其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以致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
桃夭只是擅长制毒和用毒,她每次给皇帝把脉都是显示并未有中毒迹象,这实在是让桃夭感到头疼。
尤其是看着朱由校身上日渐缩减的气运,她就感到事情要糟糕了。
在这种情况下,桃夭之前已经连续提过很多次的废除女子缠足一事也不再提起,朝中大事小事也是暂由信王朱由检代为处理,尽量让身体每况愈下的皇帝能够静心修养。
但朱由校的情况还是迟迟不见好转,便是曾广贴皇榜招揽天下名医,也始终不见起色。
皇帝这边出了事糟了难,辽东那边也不曾消停过。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秦良玉、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
秦良玉和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不久明军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此为“宁远大捷”。
同年一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秦良玉则是被晋升为辽东巡抚。
但到了五月,在北京王恭厂一带突然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两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
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三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
至于皇后则是被身边的夏公公以身相护才不曾有损伤,这也让皇后更为信重他。
而太子当时与信王朱由检待在一起练习骑射,幸得那个地方宽阔开广,再加之有信王保护着,太子并未受到太大惊吓。
只是后来这个事情经过兵刑两部和锦衣卫的连续审查,都不能寻找到爆炸原因,更为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不管用火药库爆炸,还是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
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皇帝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其中看守皇陵的魏
忠贤和被贬斥出皇宫的客氏也在此行列中,这实在是让桃夭不得不开始怀疑都是魏客两人的阴谋,为的就是重获皇帝宠信。
不过事情却没有如此发展,或许朱由校觉得自己重病在身,再加上魏忠贤和奶娘客氏与朝臣、皇后皆关系不好,若是此时将一人召回来,怕是弄巧成拙。
于是朱由校就只是派人过去给魏客两人送了些金银珠宝,让他们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却是并未提让他们进宫侍奉的事情。
这个举动使得魏客一人都对皇帝怨恨不已,直接就导致了朱由校的英年早逝。
天启六年夏,京师突然爆发大水,江北、山东更是接连出现了旱灾和蝗灾。
甚至到了秋天,江北又发大水,河南出现蝗灾。
一时之间,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危机四伏。
此时皇后为了救灾救民,直接日夜不眠翻阅古籍,最终找到了许多有利于治理水患和蝗灾的良法,于是整个朝廷都在皇后和信王带领下转动起来。
而年仅十六岁的信王更是自动请缨带人前去江北、河南等地救灾赈灾。
帝后有感信王之忠心爱民,直接就由皇后与太子携文武百官为信王送行。
同时被信王带过去的还有之前揭皇榜的一众医术有成的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