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国之大事(1 / 2)
虽然如此,郭康也明白,各个教派谁能笑到最后,靠的还是武力。
对于拜上帝教,贡献最大的当属希腊人。他们用自己的学识,把这个简单的底层小教派,改造成了完善的宗教。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整个教会和教义体系。
但郭康那个时代,却很少有人知道希腊人对于整个宗教乃至欧洲文明底层构建的贡献。大家哪怕称赞希腊人,也是赞扬古典哲学对于近现代哲学与科学的贡献。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条“直接继承”的过程。
古希腊的文明成果并不局限于狭小的希腊地区,而是从波斯到西西里、从埃及到黑海沿岸这么一个庞大地区,从古典时代后期到罗马衰亡这么一个漫长时间里,各种文明成果的总和。很长时间里,“希腊哲学”的中心也不在本土,而是在亚历山大港。
古典时代结束之后,东罗马和之后的天方教国家依然在不断发展。近代哲学的直接源头也是他们的成果,而不是所有知识突然消失,一千年之后又突然蹦出来——这明显就是不可能的。
但没办法,最后取得胜利的是西欧,而且他们明显不喜欢东罗马和天方教世界。最后的结果,就是构筑出了这种怪异的叙事。
表面上在称赞希腊人的贡献,实际上好处都归自己。不知情的人只会直接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整个无视掉,而稍微了解史实,发现里头逻辑不对的人,又很容易认为希腊被过度吹嘘了。
也从那时开始,对遥远往昔的一点回忆,被赏赐给了希腊人,而“振兴文明”的巨大功劳则留给了西欧。遇到有人反感,就让“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来背锅;平时,则是“西欧为中心”的西方文明来引导包括希腊在内的东方世界。
而且,对于希腊文明的贡献,也只提这些遥远、间接的隐晦启迪,并以此无视掉更多、更直接的帮助,以此来渲染本身的强大。
甚至这些启迪,也只宣传一些哲学和政治理论之类的工具,对于真正居于文明内核的宗教就尽量避而不谈,让大家不了解教会对于哲学与科学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东方世界”对于“西方”宗教久远而强大的影响。以至于大家想夸希腊,都夸不到真正的地方上。
这当然不是希腊人没有强大过,而是人们往往只关心近期。他们总结的“历史经验”,基本上也只关心最近一次的事。希腊人从中世纪后期就不行了,大家也就不关心了。
类似的,像是波斯人对于天方教世界的影响,也是如此。明明影响巨大,甚至是文化主流,但谁让他经常吃亏。尤其是近代,别说打不过列强,甚至经常被阿富汗人暴打。所以大家也就习惯性地无视了他。
再怎么说,宗教和各类理念、话术,都只是个手段。这些手段或许确实有点用,但也是通过提高士气,辅助提升战斗力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提升之后还是打不过,那就还是等于没有……
想到这里,郭康继续向米哈伊尔神父发出邀请。
“我们的新军,来源很杂,我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面临这种情况。”郭康说:“我个人能力有限,精力也不足。所以,我想找一批不但自己正直坚定,还擅长引导信徒的神职人员。”
“我之前和大牧首提过一回,他答应会帮我招募一批志愿者。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他解释道:“一个原因是,人手真的不足。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这批士兵与教士,不止是组建这一支战团,而是要在将来,作为种子,去带更多新兵。”
“如果进展良好,我们还希望他们能回到家乡,帮助组建军团。所以,还是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尤其是熟悉当地情况的人。这样才对长远的发展更有好处。”
米哈伊尔神父点了点头,看起来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问道:“大牧首那边,不至于连现在这点人都凑不出吧?”
“主要是我这边超编了。”郭康解释道:“原本的计划,是每个庄园编一个百户,有一位神父配合管理。但我们这边制度初立,我准备每十人就安排一名修士。”
“这不止为了安抚大家战时的情绪,还有不少平时需要做的事。比如除了训练,还需要带领大家认字练字,诵读经典。还有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我正在和教会里几位兄弟合作,准备写个小册子,到时候也得拜托各位,帮忙教给大家。”
“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米哈伊尔神父客气地说。
“那就好。”郭康点点头:“将来还会有更多事情呢。我打算让圣光修会——就是展示蒸汽神龛的那些兄弟,也参与进来。他们会培训大家,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手艺。今后,操作军械,还有维修各种器材的技术,都可以先教给他们,这些都是实际用得上的。”
“另外,我还打算把他们的家眷也考虑进来。”他继续说道:“我们要经营的,不止是一支军队。想要保证军队可靠,就得保证整个社会都是正常运作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刚才我们讨论的纺织修会的形式,也纳入进来。甚至不止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