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年关(八)(1 / 3)
景德二十五年的元月就这么到来了。 三更已过,霖哥儿撑不住,早早就睡了,楚维琳想要守岁,此时也迷迷糊糊地靠着常郁昀打盹。 只常郁昀一人,了无睡意。 从重新开始,一直记挂在心中的景德二十五年。 前世的这个元月,因着朱皇后宾天大丧,京城里并不热闹,甚至是压抑着过了年。 而七月盛夏,圣上突然驾崩,三皇子继位,九月里,赵家抄没,牵连了永王的旧案,根本逃脱不得,连大赵氏都被牵扯其中,一封血书让当时已经分家的常府都风雨飘摇。 十月末时,常府抄没。 不仅仅是老宅,分家出去的其余三房一个没拉下,除了远在明州的常恒淼和涂氏,其余人都被关押了起来。 那一年的冬天又格外得早,十一月初时,已经是大雪纷飞了。 常郁昀还记得,地牢之中昏暗无光,过了最初的几日,他连白日夜晚都分不清了,直到一袭红裘的楚维琳出现在他的面前。 思及此处,常郁昀不由收紧了箍着身旁妻子肩膀的那只手,烛光之中,楚维琳的睡颜平静里带着些俏皮,小巧红唇微微启着,九个月的身孕让她整个脸都显得圆圆的,虽然不? 施粉黛,但气色好,整个人都显得精神。 与当日地牢之中,虽是同样的年纪,却不像同一个人。 就好像今日的他和地牢之中胡渣满面的他,就像是相差了十几岁一样。 楚维琳的生命结束在二十五年的隆冬。常郁昀熬到了新元年的开始,却等不到北疆春色,他们的一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而现在,生活到底是不同了的。 常郁昀想要这种不同,和身边同样的楚维琳过出完全不一样的日子来,不单单是他们两个,常家也要不同,他不希望常家再经历抄没之灾,好不容易扭转过来的人生。又怎么能殊途同归。再走到那个死胡同里去? 楚维琳依着常郁昀,半梦半醒的,叫肚子里的孩子重重踹了一脚,痛得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惨白着脸。缓了好久。总算缓过神来。夫妻两人说了会子话,终是等到了天亮。 正月初一,各家各府忙着过年。楚维琳却显得空闲。 不止初一,后头几日也是,没有姻亲在金州,这个年实在空得慌。 初七那日,两位同知夫人笑盈盈来拜年,彼此见了礼,又说了许多吉祥话,连打赏丫鬟婆子们的银子都比平日里多了不少。 楚维琳斜斜靠着软垫,笑道:“这一个个啊都是敢怒不敢言的呢,金州这儿少了走动,见的人少了,赏银也就少了,这过个年啊,各个都要少上好几两银子,心里都埋怨我呢。” 这也就是句调侃话,两位夫人笑作一团,宝槿过来凑趣,道:“奶奶既知道,赶紧与奴婢们多添些赏银吧。” 楚维琳笑着拍了她一下:“美得你!” 李周氏笑了会儿,指了指楚维琳的肚子:“等下个月你们奶奶生产的时候,还怕缺了赏银不成?” 说到了孩子,话题慢慢又引到了花灯上。 过几日便是上元了,城中花灯盏盏,高府花园里也有灯会。 “高家**奶的帖子倒是送来了,”楚维琳睨了一眼放在不远处桌上的帖子,道,“这一回,是真的不去凑热闹了。毕竟快要临盆了,万一提前发作了,就麻烦了。” 肚子已经到了要紧时候,算起来已经足月了,早晚都不稀奇。 霖哥儿是叫大伙儿多等了半个多月,不知道这一胎会不会提前到来,楚维琳干脆推了所有出府去的应酬,安心留在府中。 两位同知夫人也晓得轻重,连连点头。 “婉言的伤,好些了没有?”楚维琳问杜杨氏。 杜杨氏闻言,半晌挤出了个笑容:“伤筋动骨一百天,哪里是这么容易好的。好在,婉言虽然是个拧脾气,这点上还是听进去了。我身边的妈妈隔三差五过去看她,她没有逞强,在好好养伤。” 这么一说,楚维琳也放心不少,道:“适合她的活计,我会仔细挑选,你让她莫急。” 杜杨氏谢了恩。 到了上元那日,楚维琳不能出府去凑热闹,就让常郁昀带着霖哥儿去了。 父子两人吃了晚饭出门,在外头玩闹了快两个时辰才回来。 楚维琳等到他们回府,笑着迎出去,就见霖哥儿由他父亲抱着,手中还提着一只玉兔花灯。 霖哥儿兴高采烈,这一回他玩得尽兴了,街上花灯极多,除了这玉兔之外,方妈妈手中还替他提了四五盏灯。 “霖哥儿说是要挂起来,天天看。”常郁昀笑着道。 楚维琳失笑,这就是小孩子心性,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要,偏偏当爹的还纵着由着。 常郁昀一边喝茶,一边道:“咱们霖哥儿就是这个心性,你还不清楚他?” 想起霖哥儿抓周时的豪迈样子,楚维琳无言以对,越想越好笑,摇着头睨了常郁昀一眼:“你倒以此为荣了。” 说完,也不理常郁昀,转身往内室去。 绕过石榴花开的插屏,外头凉凉的风吹了进来,楚维琳诧异丫鬟们忘了关窗,抬头往窗边看去,突然就愣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