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新的敌人新的世凯(1 / 3)

加入书签

康熙十年,八月初八。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终于在海淀镇外的王家庄园内外响了起来。这座刚刚粉刷过一遍的乡间大宅外,人头涌涌。大家都挤在大门口一边瞅着老王家娶新媳妇,一边乐呵呵的等着吃流水席。

今儿要娶媳妇的老王家那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而是两广总督王辅臣他们家!娶媳妇的是王辅臣的大公子王吉贞。而嫁闺女的也不是一般的人家,而是陕西巡抚贾汉复家,出嫁的是贾汉复的闺女贾小婉,哦,还搭了一个被打入辛者库(内务府的内管领)为奴的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闺女当小妾。

现在吴应熊已经跑去吴三桂那边一起造反了......这反要造好了,将来可就是皇上了,他的闺女不就是公主殿下?

这门婚事也真没谁了,总督的儿子娶巡抚的女儿,还搭一候补公主当小妾!

这种等级的喜事儿,一般都是在北京城内大办的,只是最近北京城内的气氛不大适合办喜事儿——你这吹吹打打出嫁呢,一路上能撞上三五家发丧的,这多晦气?

所以那些正好撞上这倒霉日子的新人们,就只能到郊野庄园去办喜事儿了。

海淀王家庄也不是真的矗在荒野里的,而是修在一处乡村里头。

这个村子里面除了这所王家大宅,就是一些看着没那么体面的村屋了。住在这些村屋里面的,都是租种旗人田土的佃户。

他们虽然是“自由之身”,不是谁家的奴才,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大清天子脚下,却是实实在在的最底层。

别说和那有编制的旗人还有包衣人相比了,就连旗人的苏喇家奴,包衣人家里的家奴,他们都远远不如的。那些个当家奴的到了海淀这边的庄子上,那可就是管家、庄头一类的存在了。即便到不了这個程度,那也是吃饱喝足,吆五喝六,不干农活的主儿。

寻常的佃户瞅见他们,那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人家虽然把“奴才”二字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却是高人一等的“主子”,而自家没有寸尺之地的佃户们可不敢和人家比阔。

当然了,在大清朝的体系当中,这些租种旗田的佃户也不是最低下的。实际上他们也可以算是八旗贵胄体系的周边,至少不大容易饿死......旗人老爷们来钱的路子多,收租的时候也就不那么仔细了。

譬如王家庄这边的大地主王大老爷王辅臣,早就已经忘了还有收租这回事儿了。

另外,这些佃户往上爬的机会比起别处的佃户那可是多太多了......他们可都是“候补家奴”,如果遇上某些旗人田主升上去了,自然要扩招家奴,他们就能补上去了。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再一个,他们还是那些“官白劳”的候补家人和长随。

大清朝的地方官僚体系很不健全,有编的地方官人数很少,而且大多都没什么办事能力。所以官白劳们借了京债买了缺之后,就得招上一批师爷、家人、长随一起上任。

所谓的家人、长随,其实就是候补吏员——地方上的吏员大多是地头蛇世袭的,但赴任官员也得带上一批人,要不然上任之后可就两眼一抹黑,什么钱都捞不着了。

而那种借了京债买缺上任的“官白劳”的家人和长随,多半都是债主们指派的。可那些债主们又能上哪儿招人?还不是从自家的奴仆,北京外城的混混,还有就是自家佃户当中招些机灵又可靠的去盯着那些“官白劳”?

最近北京城内的旗人主子们日子不大好过,几乎家家发丧,户户举哀。

可对于北京城外的佃户们来说,却意味上升的路子又宽广了不少......小麻子皇帝现在缺奴才了,所以奴门大开啊!

而老王家的主子爷们虽然命硬腿长,没一个战死的,但他们家的佃户还有他们家隔壁几家的佃户,却因为老王家的腾达,有了更多的上升机会。

所以这会儿来吃流水席的人就特别多,其中的小伙子还把自己收拾得特别精神。

这会儿王家的主子爷还没出现,这帮等着给老王家当家奴的佃户们就开始互相打听往上爬的事儿了。

“听说了没?隔壁村的白大个子前两天被旗人田主家的婆娘看上了,要招了去当上门女婿,还准备改姓瓜尔佳了......这小子,咋就那么走运呢?”

“人家长得好啊......那白大个子叫什么来着?绰号假王世凯啊!真王世凯想不着,弄个假的也好!怎么?羡慕了?”

“我才不羡慕呢,那些旗人寡妇哪儿是咱们这些人吃得住的?那假王世凯估摸着都悬,得真王世凯上才行......我啊,能跟着真王世凯去广东当个长随就满意了!”

“对,对,这比较实在......那些守了寡的旗人婆娘要改嫁大多选自家的家生奴才,轮不着咱们的。咱们就跟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